⒈ 古代神话中昆仑山上的高城。《文选·张衡〈思玄赋〉》:“登阆风之层城兮,构不死而为床。”李善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'昆仑虚有三山,阆风、桐版、玄圃,层城九重。'禹云:'昆仑有此城,高一万一千里。'”一说,昆仑山最高峰之名。
⒉ 泛指仙乡。
⒊ 指京师;王宫。
⒋ 重城;高城。
⒌ 指高山之巅。
⒈ 古代神话中 昆仑山 上的高城。
引《文选·张衡〈思玄赋〉》:“登 閬风 之层城兮,搆不死而为牀。”
李善 注:“《淮南子》曰:‘ 崑崙 虚有三山, 閬风、桐版、玄圃,层城九重。’ 禹 云:‘ 崑崙 有此城,高一万一千里。’”
一说, 昆仑山 最高峰之名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河水一》:“崑崙 之山三级:下曰 樊桐,一名 板桐 ;二曰 玄圃,一名 閬风 ;上曰 层城,一名 天庭,是为太帝之居。”
⒉ 泛指仙乡。
引宋 苏轼 《仙都山鹿》诗:“仙人已去鹿无家,孤栖悵望层城霞。”
⒊ 指京师;王宫。
引晋 陆机 《赠尚书郎顾彦先》诗:“朝游游层城,夕息旋直庐。”
唐 陈子昂 《感遇》诗之二六:“宫女多怨旷,层城闭蛾眉。”
清 黄景仁 《江上寄左二杏庄》诗:“层城匪迢越,广陌交驰骋。”
⒋ 重城;高城。
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遥望层城,丹楼如霞。”
唐 杜甫 《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》:“层城临暇景,絶域望餘春。”
元 杨云鹏 《登濮州北城》诗:“层城高絶一攀躋,岁杪临风客思凄。”
清 张文光 《登汴城角楼》诗:“落日下层城,苍然远树平。”
龚骞 《九秋诗·秋水》:“綺阁层城秋夜长,明朝问讯湖边路。”
⒌ 指高山之巅。
引宋 文同 《盘云坞》诗:“几曲上层城,盘盘次文石。”
“层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éng]
汉字 | 层 |
---|---|
读音 | [céng] |
注音 | ㄘㄥˊ |
部首 | [尸] 尸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層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層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4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fci 仓颉:smmi 郑码:xmbz 四角:77232 |
笔顺编码 | 5131154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ノ一一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撇 横 横 撇折 点 |
1.重叠;重复:层峦叠嶂。层出不穷。
2.重叠事物的一个部分:外层。云层。
3.a)用于重叠、积累的东西:五层大楼。两层玻璃窗。b)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:去了一层顾虑。还得进一层想。c)用于可以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:一层薄膜。擦掉一层灰。
4.姓。
基本字义
层
(層)
céng ㄘㄥˊ
重(chóng):层云。层峰。层浪。层叠。 重复地:层出不穷。 级:层次。阶层。上层。 量词(a.用于重叠、积累的东西,如“五层楼”;b.用于可以分项分步的东西,如“还有一层顾虑”;c.用于可从物体表面揭开或抹去的东西,如“一层薄膜”)。英语 storey, layer, floor, stratum
德语 Implikation (S),Schicht, Überzug, Belag (S),Stockwerk (S)
“城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éng]
汉字 | 城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éng] |
注音 | ㄔㄥˊ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7C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dnt|fdnn 仓颉:gihs 郑码:bhv 四角:43150 |
笔顺编码 | 121135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一ノフ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提 横 撇 横折钩 斜钩 撇 点 |
1.城墙:城外。万里长城。
2.城墙以内的地方:城区。东城。
3.城市(跟“乡”相对):山城。进城。满城风雨。连下数城。城乡物资交流。
基本字义
城
chéng ㄔㄥˊ
围绕都市的高墙:城墙。城池。城圈。城郭(“城”指内城墙,“郭”指外城墙)。城楼。城堞(城上的矮墙,亦称“女儿墙”)。城垛。都市:城市。城镇。城府(a.城市及官署;b.喻待人处世的心机,如“胸无城城”)。城邑。城乡。城建。英语 castle; city, town; municipality
德语 Stadtmauer, Mauer, Wall (S, Geo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