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部署;约束。
⒉ 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。
⒈ 部署;约束。
引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每 吴中 有大繇役及丧, 项梁 常为主办,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,以是知其能。”
《旧唐书·魏元忠传》:“孝逸 然其言,乃部勒士卒,以图进讨。”
清 许廷鑅 《栖霞庵双忠祠》诗:“甲兵十万罗胸中,部勒森严当一面。”
蔡元培 《欧战后之教育问题》:“军国民教育重在整齐、严肃,尤在服从。持此主义者,常用军法部勒学生。”
⒉ 喻对文章的谋篇布局。
引清 恽敬 《答邓鹿耕书》:“尊甫大人志文, 敬 因作意部勒,故用笔未得自然,下语亦不能坚定,心常嗛嗛。”
⒈ 统御、指挥。
引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,项梁常为主办,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,以是知其能。」
“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ù]
汉字 | 部 |
---|---|
读音 | [bù] |
注音 | ㄅㄨˋ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郶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0E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kbh 仓颉:yrnl 郑码:sujy 四角:07627 |
笔顺编码 | 4143125152 |
笔顺笔画 | 丶一丶ノ一丨フ一フ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|
1.部分;部位:内部。上部。胸部。局部。
2.中央政府按业务划分的单位(级别比局、厅高):外交部。商务部。
3.一般机关企业按业务划分的单位:编辑部。门市部。
4.军队(连以上)等的领导机构或其所在地:连部。司令部。
5.指部队:率部突围。
6.统辖;统率:所部。部领。
7.a)用于书籍、影片等:两部字典。一部纪录片。三部电视剧。b)用于机器或车辆:一部机器。两部汽车。
8.姓。
基本字义
部
bù ㄅㄨˋ
全体中的一份:部分(“分”读轻声)。外部。腹部。局部。全部。部件。部位(位置)。机关企业按业务范围分设的单位:外交部。编辑部。部队(军队)。具有统属关系:所部五十人。部下。部将。部属。部首。部落(luò)。安置安排:部署。量词:一部小说。三部汽车。英语 part, pision, section
德语 Amt, Ministerium, Abteilung, Einheit (S, Pol),Teil, Abschnitt (S),ZEW für Kinofilme, Romane, einzelne Folgen einer Serie (Zähl)
“勒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lè] [lēi]
汉字 | 勒 |
---|---|
读音 | [lè][lēi] |
注音 | ㄌㄜˋ|ㄌㄟ |
部首 | [力] 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9 |
异体字 | ???? 嘞 ???? 勒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2D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fln|afet 仓颉:tjks 郑码:eeym 四角:44527 |
笔顺编码 | 12212511253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フノ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钩 撇 |
[lè]
1.带嚼子的马笼头。
2.收住缰绳不让骡马等前进:悬崖勒马。
3.强制;逼迫:勒令。勒派。勒索。
4.统率:亲勒六军。
5.姓。
6.雕刻:勒石。勒碑。
7.勒克斯的简称。1流(流明)的光通量均匀地照在1平方米面积上时的光照度是1勒。
[lēi]用绳子等捆住或套住,再用力拉紧;系紧:行李没有捆紧,再勒一勒。中间再勒根绳子就不会散了。袜带儿太紧,勒得腿肚子不舒服。
勒
lè ㄌㄜˋ
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:马勒。 收住缰绳不使前进:悬崖勒马。 强制:勒令。勒索。 统率:勒兵。 雕刻:勒石。勒碑。勒铭。勒
lēi ㄌㄟˉ
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,然后用力拉紧:勒紧。 方言,强制,逼迫。英语 strangle, tighten
德语 zügeln (V),zwingen, erpressen (V),straffziehen; zuschnüren; festbinden; zubinden (V),Lei (Eig, Fam),würg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