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
⒈ 形容言谈举止无拘无束,自由自在。
引茅盾 《子夜》四:“曾沧海 回头一看,认得是土贩 李四 ;在某一点上,他和这 李四 是不拘形迹的密友。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六章:“随后他知道了 方岳宗 确实没有钱,他的弟弟 方岳贡 做官有清廉之名,就赶快把他释放,表示歉意,并且同他做了朋友,时常约他吃酒,不拘形迹地畅谈。”
“不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bù] [fǒu]
汉字 | 不 |
---|---|
读音 | [bù][fǒu] |
注音 | ㄅㄨˋ|ㄈㄡˇ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否 柎 不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0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ii|dhi 仓颉:mf 郑码:gi 四角:10900 |
笔顺编码 | 1324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点 |
[bù]
1.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他副词前面表示否定:不去。不能。不多。不经济。不一定。不很好。
2.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法。不规则。
3.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(答话的意思跟问题相反):他知道吗?——不,他不知道。
4.用在句末表示疑问,跟反复问句的作用相等:他现在身体好不?
5.用在动补结构中间,表示不可能达到某种结果:拿不动。做不好。装不下。看不出。
6.“不”字的前后叠用相同的词,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(常在前边加“什么”):什么累不累的,有工作就得做。什么钱不钱的,你喜欢就拿去。
7.跟“就”搭用,表示选择:晚上他不是看书,就是写文章。
8.a)在去声字前面,“不”字读阳平声,如“不会”、“不是”。b)动词“有”的否定式是“没有”,不是“不有”。
[fǒu]相当于“否”
基本字义
不
bù ㄅㄨˋ
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其它字义
不
fǒu ㄈㄡˇ
◎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英语 no, not; un-; negative prefix
德语 nein,nicht"
“拘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ū] [gōu]
汉字 | 拘 |
---|---|
读音 | [jū][gōu] |
注音 | ㄐㄩ|ㄍㄡ |
部首 | [扌] 提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佝 抅 ???? 挶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2D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qkg 仓颉:qpr 郑码:drj 四角:57020 |
笔顺编码 | 1213525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ノフ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钩 提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|
[jū]
1.逮捕或扣押:拘捕。拘系。拘留。拘拿。拘囚。拘禁。拘押。
2.限,限制:拘束。拘谨。不拘小节。
3.固执,不变通:拘泥。拘礼。拘迂。
[gōu]遮蔽:“凡为长者粪之礼,必加帚于箕上,以袂拘而退”。
基本字义
拘
jū ㄐㄩˉ
逮捕或扣押:拘捕。拘系。拘留。拘拿。拘囚。拘禁。拘押。限,限制:拘束。拘谨。不拘小节。固执,不变通:拘泥。拘礼。拘迂。其它字义
拘
gōu ㄍㄡˉ
◎ 遮蔽:“凡为长者粪之礼,必加帚于箕上,以袂拘而退”。
英语 restrain, seize, detain
德语 be-,einschränken (V),befangen, gehemmt (V),erfassen, erbeuten (V),verhaften, festnehmen, inhaftieren (V),unbeweglich, unflexibel (Adj)
“形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íng]
汉字 | 形 |
---|---|
读音 | [xíng] |
注音 | ㄒㄧㄥˊ |
部首 | [彡] 三撇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侀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F6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aet 仓颉:mthhh 郑码:aepd 四角:12422 |
笔顺编码 | 1132333 |
笔顺笔画 | 一一ノ丨ノノノ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撇 竖 撇 撇 撇 |
1.形状:圆形。方形。图形。地形。
2.形体;实体:有形。无形。形影不离。
3.显露;表现:喜形于色。形诸笔墨。
4.对照:相形见绌。
5.姓。
形
xíng ㄒㄧㄥˊ
实体:形仪(体态仪表)。形体。形貌。形容。形骸。形单影只。形影相吊。 样子:形状。形式。形态。形迹。地形。情形。 表现:形诸笔墨。喜形于色。 对照,比较:相形见绌。 状况,地势:形势。 古同“型”,模子。 古同“刑”,刑罚。英语 form, shape, appearance
德语 Gestalt (S),Form
“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ì]
汉字 | 迹 |
---|---|
读音 | [jì] |
注音 | ㄐㄧˋ |
部首 | [辶] 走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蹟 跡 脔 䢌 䟱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F9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opi 仓颉:yylc 郑码:snow 四角:30303 |
笔顺编码 | 4132344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丨ノ丶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竖钩 撇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|
1.留下的印子;痕迹: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踪迹。
2.前人遗留的事物(主要指建筑或器物):古迹。陈迹。事迹。史迹。
3.形迹:迹近违抗(行动近乎违背、抗拒上级指示)。
基本字义
迹
jì ㄐㄧˋ
脚印:踪迹。足迹。血迹。笔迹。 物体遗留下的印痕:印迹。 前人遗留下的事物:古迹。实迹。 追寻踪迹:“汉求将军急,迹且至臣家”。 据实迹考知:“迹汉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英语 traces, impressions, footprints
德语 anreißen, zensier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