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宋代粮食政策之一。粮缺时,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,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、绵、绫、绢等,到秋收后再用银、丝、绢等物兑换粮食,以平定物价。参阅《宋史·食货志上三》、《文献通考·市籴考》。
⒈ 宋 代粮食政策之一。粮缺时,官府将仓库里的余粮低价卖出,用高价买进民间的丝、绵、绫、绢等,到秋收后再用银、丝、绢等物兑换粮食,以平定物价。参阅《宋史·食货志上三》、《文献通考·市糴考》。
“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í]
汉字 | 籴 |
---|---|
读音 | [dí] |
注音 | ㄉㄧˊ |
部首 | [米] 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2 |
异体字 | 糴 雜 䨀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糴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C7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you 仓颉:ofd 郑码:odau 四角:80904 |
笔顺编码 | 344312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丶丶ノ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捺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|
买进(粮食)(跟“粜”相对):籴麦子。
基本字义
籴
(糴)
dí ㄉㄧˊ
◎ 买进粮食,与“粜”相对:籴米。遏籴(阻止灾区来买粮食)。
英语 purchase grains; store gra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