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鄙夷的意思

鄙夷


拼音bǐ yí
注音ㄅ一ˇ 一ˊ
词性动词

反义敬佩 景慕

词语解释

鄙夷[ bǐ yí ]

⒈  轻视;鄙薄。

先生不鄙夷敝邑,不远千里,将康(安也)我楚邦。——宋濂《燕书》

despise; disdain; scorn;

引证解释

⒈  轻视;看不起。

唐 韩愈 《柳州罗池庙碑》:“柳侯 为州,不鄙夷其民,动以礼治。”
明 吾丘瑞 《运甓记·帅阃宾贤》:“辱不鄙夷,光生莲幕。”
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一:“现在 树伯 提起理想的话,虽没有鄙夷他的意思,他不禁也说了以上的辩解的话。”

国语辞典

鄙夷[ bǐ yí ]

⒈  轻视、瞧不起。唐·韩愈〈柳州罗池庙碑〉:「柳侯为州,不鄙夷其民,动以礼法。」也作「鄙视」。

鄙薄 鄙视 看不起 轻视

英语to despise, to look down upon, despicable

德语verachten (V)​

法语mépriser, dédaigner

“鄙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ǐ]  

鄙

汉字
读音[bǐ]
注音ㄅㄧˇ
部首[阝]  双耳刀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11
异体字 ???? ???? 啚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119
其它编码五笔:kflb 仓颉:rwnl 郑码:jejy 四角:67627
笔顺编码2511225251152
笔顺笔画丨フ一一丨丨フ丨フ一一フ丨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横 竖 竖 横折 竖 横折 横 横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

“鄙”字的意思

1.(见闻)浅薄;(品质)恶劣:鄙陋。卑鄙。

2.看不起:可鄙。鄙夷。

3.边远的地方:边鄙。

4.谦辞。用于自称:鄙人。鄙见。

“鄙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ǐ ㄅㄧˇ

中国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,五百家为一鄙:鄙师(古官名,周制每县五鄙,“鄙师”掌其鄙之政令祭祀)。 郊野之处,边远的地方:边鄙。 粗俗:鄙陋。鄙俗。鄙夫。鄙近(庸俗浅近)。 轻蔑,看不起:鄙视。鄙夷。鄙弃。鄙薄。 品质低劣:卑鄙。 谦辞,用于自称:鄙人。鄙老。鄙见。 吝啬:鄙吝。鄙诈(贪吝诈伪)。

英语 mean; low

德语 Basis ,ländlich, rustikal (Adj)

“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í]  

夷

汉字
读音[yí]
注音ㄧˊ
部首[大]  大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 㹫 侇 跠 ???? ???? ???? ???? 恞 痍
字形结构镶嵌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937
其它编码五笔:gxwi 仓颉:kn 郑码:gdyz 四角:50802
笔顺编码151534
笔顺笔画一フ一フノ丶
笔顺名称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

“夷”字的意思

1.平坦;平安:化险为夷。

2.破坏建筑物(使成为平地):烧夷弹。夷为平地。

3.灭掉;杀尽:夷灭。夷族。

4.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,也泛称周边的民族:淮夷。四夷。

5.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:夷情。华夷杂处。

6.姓。

“夷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yí ㄧˊ

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夷杂处(chǔ ㄔㄨˇ)。 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夷。 弄平:夷为平地。 消灭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 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”。 古代的锄类工具。 古同“怡”,喜悦。 古同“痍”,创伤。 姓。

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

德语 Barbar (S)​,Yi (Eig, Fam)​,Stämme im Ost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