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冰蘖的意思

bīngniè

冰蘖


拼音bīng niè
注音ㄅ一ㄥ ㄋ一ㄝˋ

繁体冰櫱

词语解释

冰蘖[ bīng niè ]

⒈  亦作“冰蘗”。

⒉  冰檗。喻寒苦而有操守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冰蘗”。冰檗。喻寒苦而有操守。

唐 刘言史 《初下东周赠孟郊》诗:“素坚冰蘖心,洁持保贤贞。”
一本作“冰蘖”。 宋 苏轼 《次韵王定国南迁回见寄》:“十年冰蘖战膏粱,万里烟波濯紈綺。”
明 宋濂 《徐贞妇郑氏传》:“尔居官宜冰蘖自守。禄或不给,则售此用之。”

国语辞典

冰蘖[ bīng bò ]

⒈  冰最寒,糱味苦。冰蘖指处境清苦如饮冰食蘖。多用来形容妇女的苦节。

金·秦畧〈白发〉:「自苦有冰蘖,自润无膏脂。」

“蘖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niè]  

蘖

汉字
读音[niè]
注音ㄋㄧㄝˋ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20 部外:17
异体字 㮆 枿 櫱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檗 糱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616
其它编码五笔:awns|atns 仓颉:tjd 郑码:emsf 四角:44904
笔顺编码12232515141431121234
笔顺笔画一丨丨ノ丨フ一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一丨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横 竖 撇 捺

“蘖”字的意思

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,泛指植物由茎的基部长出的分枝:萌蘖。

“蘖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niè ㄋㄧㄝˋ

树木砍去后从残存茎根上长出的新芽,泛指植物近根处长出的分枝:蘖枝。分蘖。

英语 stump, sprout

德语 Spross, Keim (S, Bio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