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冰冻的意思

bīngdòng

冰冻


拼音bīng dòng
注音ㄅ一ㄥ ㄉㄨㄥˋ

繁体冰凍
词性动词

词语解释

冰冻[ bīng dòng ]

⒈  由于冷却而冻结成冰。

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

freeze;

引证解释

⒈  冰。

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季冬之月﹞冰冻消释。”
汉 王逸 《九思·悯上》:“霜雪兮漼溰,冰冻兮洛泽。”
《云笈七籤》卷九五:“譬如冰寒之堂,淳以冰冻而为,梁柱、牀席、屏幃,莫非冰结。”
吴组缃 《山洪》四:“还要谈些往年敲凿冰冻和找寻鱼路的旧经验。”

⒉  结冰;使之冷冻。

唐 韩愈 《赴江陵途中寄赠三学士》诗:“商山 季冬月,冰冻絶行輈。”
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十一月·时品》:“时维长至,贡物咸来:北置则獾貍麅鹿,野豕黄羊,风乾冰冻。”
殷夫 《孤泪》诗:“不是苦难能作践我的灵魂,也不是黑暴能冰冻我的沸心。”
杜鹏程 《保卫延安》第四章:“他猛扯马缰绳,双腿猛磕马肚子,马象疯了一样,顺沟飞去了。狂奔的马蹄磕碰冰冻的土地,就象磕碰着战士们的心。”

⒊  寒冷。

王闿运 《今列女传·辨通》:“天寒,上久不出。诸女立阶下,冰冻缩蹙,莫能自主。”

如:冰冻的空气,象浓厚的烟雾似地冲进门来,在他的脚底下盘旋着。

国语辞典

冰冻[ bīng dòng ]

⒈  液体凝结成固体称为「冰冻」。

“冻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òng]  

冻

汉字
读音[dòng]
注音ㄉㄨㄥˋ
部首[冫]  两点水
笔画总笔画:7 部外:5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BB
其它编码五笔:uaiy 仓颉:imkd 郑码:tdhk 四角:34194
笔顺编码4115234
笔顺笔画丶一一フ丨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提 横 撇折 竖钩 撇 点

“冻”字的意思

1.(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)遇冷凝固:不冻港。缸里的水冻了。白菜要抢收入窖,不能让它冻坏。

2.汤汁等凝结成的半固体:肉冻儿。鱼冻儿。

3.受冷或感到冷:今天衣服穿少了,真冻得慌。

4.机体的组织由于温度过低而受损伤:冻害。我的脚冻了。

5.姓。

“冻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凍)

dòng ㄉㄨㄥˋ

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:冻结。冻害。冻馁。汤汁凝成的胶体:鱼冻。肉冻。感到寒冷或受到寒冷:外面很冷,真冻得慌。防冻。冻伤。冻疮。

英语 freeze; cold, congeal; jelly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