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即比丘尼。俗称尼姑。梵语男僧叫苾刍,女僧叫苾刍尼。
⒈ 即比丘尼。俗称尼姑。梵语男僧叫苾刍,女僧叫苾刍尼。
引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劫比他国》:“时 莲花色苾芻尼 欲初见佛,化为转轮王,七宝导从,四兵警卫,至世尊所,復苾芻尼。”
“苾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ì]
汉字 | 苾 |
---|---|
读音 | [bì] |
注音 | ㄅㄧˋ |
部首 | [艹] 草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蔤 ???? ???? ???? ???? 馝 穪 秘 䭱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2F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ntr 仓颉:tph 郑码:ewm 四角:44334 |
笔顺编码 | 122454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丶フ丶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点 斜钩 点 撇 点 |
1.芳香。
2.[苾]梵语音译词。也译作比丘。俗称和尚。(chú)。
基本字义
苾
bì ㄅㄧˋ
◎ 芳香:“椒兰芬苾,所以养鼻也。”
英语 smell, fragrance, aroma
德语 duftend
“刍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ú]
汉字 | 刍 |
---|---|
读音 | [chú] |
注音 | ㄔㄨˊ |
部首 | [刀] 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芻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芻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20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vf 仓颉:nsm 郑码:rxb 四角:27177 |
笔顺编码 | 35511 |
笔顺笔画 | ノフ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撇/横钩 横折 横 横 |
1.喂牲畜的草:反刍。
2.割草。
3.谦辞。称自己的言论、见解等:刍言。刍议。
刍
(芻)
chú ㄔㄨˊ
喂牲畜的草,亦指用草料喂牲口:刍秣(饲养牛马的草料)。反刍。 割草:刍荛(割草称“刍”,打柴称“荛”。指割草打柴的人。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)。刍言(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)。刍议(同“刍言”)。 草把:刍灵(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)。英语 mow, cut grass; hay, fodder
德语 geschnittenes Gras ,Heu, Stroh
“尼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ní]
汉字 | 尼 |
---|---|
读音 | [ní] |
注音 | ㄋㄧˊ |
部首 | [尸] 尸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2 |
异体字 | 㞾 ???? ???? 昵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3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xv 仓颉:sp 郑码:xmrr 四角:77212 |
笔顺编码 | 51335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ノ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撇 撇 竖弯钩 |
1.尼姑:尼庵。僧尼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尼
ní ㄋㄧˊ
梵语“比丘尼”的简称,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:尼姑。尼庵。削发为尼。古同“昵”,相近,亲近。英语 Buddhist nun; transliteration
德语 Buddhistische Nonn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