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砭灸。
⒈ 犹砭灸。
引《辽史·耶律倍传》:“倍 初市书至万卷……通阴阳,知音律,精医药、砭焫之术。”
明 李东阳 《痛语一首柬南屏》诗:“砭焫攻微痾,力与疾相閧,燔焚势不已,百节皆为动。”
元 郝经 《浑源刘先生哀辞》:“砭焫沉痼开膏肓,护籍僨踣扶颠殭。”
“砭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iān]
汉字 | 砭 |
---|---|
读音 | [biān] |
注音 | ㄅㄧㄢ |
部首 | [石] 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82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tpy 仓颉:mrhio 郑码:gmw 四角:12632 |
笔顺编码 | 132513454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一ノ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点 横撇/横钩 捺 |
1.古代一种治病的石针。
2.用石针扎穴位治病:针砭。
3.刺:寒风砭骨。
基本字义
砭
biān ㄅㄧㄢˉ
中国古代用以治病的石针:砭石。砭针。用石针扎皮肉治病,引申为刺或规劝:砭灸。针砭(喻指出人的过错,劝人改正)。英语 stone probe; pierce; couns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