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简称“卸甲”。琵琶曲。题材与《十面埋伏》相同,写楚项羽与汉刘邦的垓下之战。着重表现项羽兵败、洒泪别姬、自刎乌江等情景。见于曲集《琵琶谱》者分十段;见于《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》者分十五段,并更名《郁轮袍》。
⒈ 乐曲名。描述楚汉垓下之战,而侧重于项羽的失败。乐谱最初见于华秋苹所编的《琵琶谱卷下》,分十段,为浙江陈牧夫传谱,后来各家所传稍有差异。此曲为《琵琶武套》中的代表作品。
“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à]
汉字 | 霸 |
---|---|
读音 | [bà] |
注音 | ㄅㄚˋ |
部首 | [雨] 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1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灞 䩗 䩻 伯 屰 覇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魄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73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afe 仓颉:mbtjb 郑码:fveq 四角:10527 |
笔顺编码 | 145244441221251123511 |
笔顺笔画 | 一丶フ丨丶丶丶丶一丨丨一丨フ一一丨ノフ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点 横撇/横钩 竖 点 点 点 点 横 竖 竖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撇 横折钩 横 横 |
1.依靠权势蛮横地欺压群众的坏人:恶霸。
2.霸占:军阀混战,各霸一方。
3.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:春秋五霸。
4.指霸权主义:反帝反殖反霸。
基本字义
霸
bà ㄅㄚˋ
指依杖权势或武力欺压他人的人或集团:霸王。称霸。恶霸。 奉行强力政策,或实行强力占有:霸占。霸权。霸道。霸略。 古代称诸侯的盟主:霸主(a.中国春秋时势力最大并取得首领地位的诸侯;b.在某一领域或地区称霸的人或集团)。霸业。春秋五霸。英语 rule by might rather than right
德语 Tyrann (S),tyrannisieren (V),herrisch; anmaßend; tyrannisch (Adj),Führer des Bundes der Herzöge im alten China (S, Gesch)
“王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wáng] [wàng]
汉字 | 王 |
---|---|
读音 | [wáng][wàng] |
注音 | ㄨㄤˊ|ㄨㄤˋ |
部首 | [王] 王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0 |
异体字 | 玉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38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ggg 仓颉:mg 郑码:ca 四角:10104 |
笔顺编码 | 1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竖 横 |
[wáng]
1.君主;最高统治者:君王。国王。女王。
2.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:王爵。亲王。王侯。
3.首领;头目:占山为王。擒贼先擒王。
4.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:蜂王。蚁王。王蛇。花中之王。
5.辈分高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6.最强的:王水。王牌。
7.姓。
[wàng]古代称君主有天下:王天下。
王
wáng ㄨㄤˊ
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。王法。公子王孙。王朝(cháo )。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 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 姓。王
wàng ㄨㄤˋ
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英语 king, ruler; royal; surname
德语 Radikal Nr. 96 ,König (S)
“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iè]
汉字 | 卸 |
---|---|
读音 | [xiè] |
注音 | ㄒㄧㄝˋ |
部首 | [卩] 单耳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7 |
异体字 | 缷 䣃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7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hbh|tghb 仓颉:omsl 郑码:maiy 四角:87120 |
笔顺编码 | 311212152 |
笔顺笔画 | ノ一一丨一丨一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 横 竖 横 竖 提 横折钩 竖 |
1.把运输的东西从运输工具上搬下来:卸货。卸行李。
2.把加在人身上的东西取下来或去掉:卸装。卸肩。
3.把牲口身上拴的套解开取下来:卸牲口。
4.把零件从机械上拆下来:拆卸。卸螺丝。
5.解除;推卸:卸任。卸责。
基本字义
卸
xiè ㄒㄧㄝˋ
把东西去掉或拿下来:卸车。卸装(演员除去化装时穿戴涂抹的东西)。卸妆(妇女除去身上的装饰)。拆卸。 解除,不肯承担:卸任。卸肩(卸去肩上的负担,喻卸掉责任)。推卸。英语 lay down; retire from office
德语 ablösen, entfernen
“甲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ǎ]
汉字 | 甲 |
---|---|
读音 | [jiǎ] |
注音 | ㄐㄧㄚˇ |
部首 | [田] 田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0 |
异体字 | 呷 鉀 ???? ???? 胛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3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hnh 仓颉:wl 郑码:kib 四角:60500 |
笔顺编码 | 25112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横 竖 |
1.天干的第一位。现常用来表示顺序的第一。
2.第一;居第一位:甲级。桂林山水甲天下。
3.动物身上有保护功用的硬壳:甲壳。指甲。
4.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。用金属、皮革等制成:盔甲。装甲车。
5.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。若干户为一甲,若干甲为一保。
基本字义
甲
jiǎ ㄐㄧㄚˇ
天干的第一位,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:甲子。花甲(六十岁的人)。 居于首位的,超过所有其它的:甲等。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:一甲(名为“进士及第”);二甲(名为“进士出身”);三甲(名为“同进士出身”)。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,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:盔甲。甲兵。甲士。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:甲板。装甲车。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:龟甲。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:指甲。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:保甲。甲长。 植物果实的外壳:甲坼(外表裂开)。 古同“胛”,肩胛。英语 armor, shell; fingernails; 1st heavenly stem
德语 der erste der zehn "Himmelsstämme" des chinesischen Kalenders (S),Methyl, Methyl-Gruppe (S, Chem),Morgen (Mg, altes Flächenmaß) (S),Schild, Schutzschild, Panzerung, Rüstung (S),das erste, erstklassig (Adj),Jia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