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词讼:诉论。包打官司,从中敲诈勒索。
例旧社会就有一些勾结官府的。
英act as shyster; practise legal chicanery;
⒈ 谓招揽承办别人的诉讼,从中谋利。
引《红楼梦》第一〇五回:“那参的京官就是大老爷,説的是包揽词讼,所以火上浇油。”
叶圣陶 《未厌集·某城纪事》:“说你平时靠着议员的旧头衔,包揽词讼,把持地方,是十二分合格的土豪劣绅。”
丁玲 《太阳照在桑干河上》三五:“钱文贵 在村子上包揽词讼,出出歪主意,一定是可能的。”
⒈ 代人包办讼事从中图利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九回》:「访得潘自业(即潘三)本市井奸棍,借藩司衙门隐占身体,把持官府,包揽词讼。」
英语to canvas for lawsuits (idiom); to practice chicanery
“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āo]
汉字 | 包 |
---|---|
读音 | [bāo] |
注音 | ㄅㄠ |
部首 | [勹] 包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勹 鞄 匏 庖 胞 苞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0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qnv 仓颉:pru 郑码:ry 四角:27712 |
笔顺编码 | 35515 |
笔顺笔画 | ノフフ一フ |
笔顺名称 |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 |
1.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书。包饺子。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。
2.包好了的东西:药包。邮包。打了个包。
3.装东西的口袋:书包。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。病包儿。坏包儿。淘气包儿。
4.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包大米。一大包衣服。
5.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干上有个大包。腿上起了个包。
6.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包。
7.围绕;包围:火苗包住了锅台。骑兵分两路包过去。
8.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包含。包罗。无所不包。
9.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,负责完成:包医。包教。包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
10.姓。
包
bāo ㄅㄠˉ
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装。包饺子。 包好了的东西:邮包。背(bèi )包。 装东西的袋:书包。皮包。 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举(总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罗万象。无所不包。 总揽,负全责:包销。包揽。 保证:包赔。包在我身上。 约定的,专用的:包饭。包工。 围:包围。包剿。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儿。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:脓包。 姓。英语 wrap, pack, bundle; package
德语 Packung, Paket, Päckchen, Sack (S),einpacken, einwickeln, verpacken (V)
“揽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ǎn]
汉字 | 揽 |
---|---|
读音 | [lǎn] |
注音 | ㄌㄢˇ |
部首 | [扌] 提手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9 |
异体字 | 攬 擥 㩜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攬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3F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jtq 仓颉:qliu 郑码:dkml 四角:58012 |
笔顺编码 | 121223142535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丨ノ一丶丨フ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钩 提 竖 竖 撇 横 点 竖 横折 撇 竖弯钩 |
1.用胳膊围住别人,使靠近自己: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。
2.用绳子等把松散的东西聚拢到一起,使不散开:把车上的柴火揽上点。
3.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:包揽。揽买卖。他把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了。
4.把持:独揽大权。
基本字义
揽
(攬)
lǎn ㄌㄢˇ
把持:揽持。独揽大权。拉到自己这方面或自己身上来:包揽。招揽。承揽。揽客。揽活儿。搂,捆:把孩子揽在怀里。取:揽秀。揽胜。摘星揽月。英语 grasp, take hold of; monopolize
德语 befestigen (V),etw. an sich reißen, etw. allein beherrschen, etw. komplett übernehmen, monopolisieren (V),etw. an sich ziehen, übernehmen, heranziehen, packen (V),jdn in die Arme nehmen ( schließen ) (V)
“词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í]
汉字 | 词 |
---|---|
读音 | [cí] |
注音 | ㄘˊ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詞 䛐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詞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C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ngk 仓颉:ivsmr 郑码:syaj 四角:37720 |
笔顺编码 | 4551251 |
笔顺笔画 | 丶フフ一丨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横折钩 横 竖 横折 横 |
1.(词儿)说话或诗歌、文章、戏剧中的语句:戏词。义正词严。词不达意。他问得我没词儿回答。
2.一种韵文形式,由五言诗、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,起于唐代,盛于宋代。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,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,因此又叫做长短句。有小令和慢词两种,一般分上下两阕。
3.语言里最小的、可以自由运用的单位。
基本字义
词
(詞)
cí ㄘˊ
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:词汇。词书。词典。词句。词序。词组。 言辞,话语,泛指写诗作文:歌词。演讲词。誓词。词章。词律(文词的声律)。 中国一种诗体(起于南朝,形成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本可入乐歌唱,后乐谱失传,只按词牌格律创作):词人。词谱。词牌。词调(diào )。词韵。词曲。英语 words; phrase, expression
德语 Arbeiten, Diktion, klassisches chinesisches Gedicht, Phrasen, Wort (Eig)
“讼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òng]
汉字 | 讼 |
---|---|
读音 | [sòng] |
注音 | ㄙㄨㄥˋ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訟 吅 㕬 䛦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訟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B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wcy 仓颉:ivci 郑码:sozs 四角:38732 |
笔顺编码 | 453454 |
笔顺笔画 | 丶フノ丶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撇 捺 撇折 点 |
1.在法庭上争辩是非曲直;打官司:诉讼。
2.争辩是非:争讼。聚讼纷纭。
基本字义
讼
(訟)
sòng ㄙㄨㄥˋ
在法庭上争辨是非曲直,打官司:讼事。讼案。讼词。争辨是非:争讼。聚讼纷纭。自责:自讼。古同“颂”,颂扬。英语 accuse; argue, dispute; litigate
德语 Gerichtsverfahren (S),Prozess, Rechtsstreit (S),anklagen, prozessieren (V),debattieren, disputieren, streiten (V),Rechtsstreit führ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