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包浆的意思

bāojiāng

包浆


拼音bāo jiāng
注音ㄅㄠ ㄐ一ㄤ

繁体包漿

词语解释

包浆[ bāo jiāng ]

⒈  指铜、玉、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指铜、玉、竹等古玩表面经长期抚摩所发出的光泽。

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先声》:“非玉非铜,满面包浆裹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一回:“你看这(炉)上面包浆,好颜色。”

国语辞典

包浆[ bāo jiāng ]

⒈  古玩经长期摩弄而发出的光泽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一回》:「你看这上面包浆,好颜色!」

“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āo]  

包

汉字
读音[bāo]
注音ㄅㄠ
部首[勹]  包字头
笔画总笔画:5 部外:3
异体字 勹 鞄 匏 庖 胞 苞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305
其它编码五笔:qnv 仓颉:pru 郑码:ry 四角:27712
笔顺编码35515
笔顺笔画ノフフ一フ
笔顺名称 撇 横折钩 横折 横 竖弯钩

“包”字的意思

1.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书。包饺子。头上包着一条白毛巾。

2.包好了的东西:药包。邮包。打了个包。

3.装东西的口袋:书包。把零碎东西装进包儿里。病包儿。坏包儿。淘气包儿。

4.用于成包的东西:两包大米。一大包衣服。

5.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:树干上有个大包。腿上起了个包。

6.毡制的圆顶帐篷:蒙古包。

7.围绕;包围:火苗包住了锅台。骑兵分两路包过去。

8.容纳在里头;总括在一起:包含。包罗。无所不包。

9.把整个任务承担下来,负责完成:包医。包教。包片儿(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)。

10.姓。

“包”字的基本解释

bāo ㄅㄠˉ

用纸、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:包装。包饺子。 包好了的东西:邮包。背(bèi )包。 装东西的袋:书包。皮包。 容纳在内,总括在一起:包括。包举(总括)。包容。包涵。包罗万象。无所不包。 总揽,负全责:包销。包揽。 保证:包赔。包在我身上。 约定的,专用的:包饭。包工。 围:包围。包剿。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:包子。糖包儿。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:脓包。 姓。

英语 wrap, pack, bundle; package

德语 Packung, Paket, Päckchen, Sack (S)​,einpacken, einwickeln, verpacken (V)

“浆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iāng]   [jiàng]  

浆

汉字
读音[jiāng][jiàng]
注音ㄐㄧㄤ|ㄐㄧㄤˋ
部首[水]  水字旁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6
异体字 漿 䊢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漿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D46
其它编码五笔:uqiu 仓颉:lne 郑码:tirk 四角:37902
笔顺编码4123542534
笔顺笔画丶一丨ノフ丶丨フノ丶
笔顺名称 点 提 竖 撇 横撇/横钩 点 竖钩 横撇/横钩 撇 捺

“浆”字的意思

[jiāng]

1.较浓的液体:豆浆。泥浆。纸浆。粉浆。

2.用粉浆或米汤浸纱、布或衣服使干后发硬发挺:浆洗。衬衫领子要浆一下。

[jiàng]

同“糨”(jiàng)。

“浆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漿)

jiāng ㄐㄧㄤˉ

比较浓的液体:豆浆。纸浆。灰浆。浆果。浆液。用粉浆或米汤等浸润纱、布、衣服等物:浆洗。

其它字义

(漿)

jiàng ㄐㄧㄤˋ

 ◎ 同“糨”。

英语 any thick fluid; starch; broth

德语 etw. dickflussiges, Flüssigkeit zähere Konsistenz (S)​,stärken (V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