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斑竹的意思

bānzhú

斑竹


拼音bān zhú
注音ㄅㄢ ㄓㄨˊ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斑竹[ bān zhú ]

⒈  也叫“湘妃竹”。一种茎部有紫褐斑点的竹子,用于制作笔杆、拐杖及饰物。

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——毛泽东《七律·答友人》

mottled bamboo;

引证解释

⒈  一种茎上有紫褐色斑点的竹子,也叫湘妃竹。

晋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尧 之二女, 舜 之二妃,曰 湘夫人,帝崩,二妃啼,以涕挥竹,竹尽斑。”
唐 杜甫 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不见 湘妃 鼓瑟时,至今斑竹临江活。”
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送别》曲:“白玉连环,斑竹阑干,回首泪偷弹。”
毛泽东 《答友人》诗:“斑竹一枝千滴泪,红霞万朵百重衣。”

⒉  指斑竹所制的手杖。

元 柯丹邱 《荆钗记·启媒》:“软红泥踏青时候,试躡青鞋,慢拖斑竹,去寻良友。”

国语辞典

斑竹[ bān zhú ]

⒈  植物名。皮有紫黑色的斑纹,茎可制成装饰品、手杖、笔杆等。相传舜死后,其二妃娥皇、女英因思帝伤痛,泪沾湘江畔上的竹子,使竹尽成斑,故称为「斑竹」。

英语mottled bamboo

法语bambou tacheté

“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ān]  

斑

汉字
读音[bān]
注音ㄅㄢ
部首[文]  文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8
异体字 䃑 ???? 辬 斒
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91
其它编码五笔:gygg 仓颉:mgykg 郑码:csc 四角:11114
笔顺编码112141341121
笔顺笔画一一丨一丶一ノ丶一一丨一
笔顺名称 横 横 竖 提 点 横 撇 点 横 横 竖 横

“斑”字的意思

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、条纹:红斑。雀斑。斑竹。斑马。

“斑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ān ㄅㄢˉ

 ◎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:斑点。斑纹。斑斓。雀斑。斑秃。斑白。斑竹。斑驳(色彩错落)。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(喻从看到的一部分,推测全貌)。

英语 mottled, striped, freckle

“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ú]  

竹

汉字
读音[zhú]
注音ㄓㄨˊ
部首[竹]  竹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0
异体字 ????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AF9
其它编码五笔:ttgh|thth 仓颉:h 郑码:mami 四角:88220
笔顺编码312312
笔顺笔画ノ一丨ノ一丨
笔顺名称 撇 横 竖 撇 横 竖钩

“竹”字的意思

竹子,多年生常绿植物。茎圆柱形,有节,中空,可供建筑用,又可做造纸原料。嫩芽即竹笋,可食。

“竹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zhú ㄓㄨˊ

常绿多年生植物,春日生笋,茎有很多节,中间是空的,质地坚硬,种类很多。可制器物,又可做建筑材料:竹子。竹叶。竹笋。竹编(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)。竹刻。指竹制管乐器:金石丝竹。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姓。

英语 bamboo; flute; KangXi radical 118

德语 Bambus (S)​,Zhu (Eig, Fam)​,Radikal Nr. 118 = Bambus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