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被棍棒打后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烂的疾病。
⒈ 受棒刑或被棒击后引起的疮伤。
引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“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,教 可常 将息棒疮好了,着他自回乡去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八回:“林冲 初吃棒时,倒也无事,次后三两日间,天道盛热,棒疮却发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四回:“姐姐也自己保重些儿,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,也医不好棒疮。”
⒈ 被棒击打后所引起的破伤溃烂。元·孟汉卿也作「杖疮」。
引《魔合罗·第三折》:「我则见湿浸浸血污了旧衣裳,多应是碜可可的身耽著新棒疮。」
《京本通俗小说·菩萨蛮》:「长老令人山后搭一草舍,教可常将息棒疮好了,著他自回乡去。」
“棒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àng]
汉字 | 棒 |
---|---|
读音 | [bàng] |
注音 | ㄅㄤˋ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㭋 棓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D2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dwh|sdwg 仓颉:dqkq 郑码:fcbi 四角:45958 |
笔顺编码 | 1234111341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一一一ノ丶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横 横 横 撇 捺 横 横 竖 |
1.棍子:木棒。炭精棒。
2.(体力或能力)强;(水平)高;(成绩)好:棒小伙子。字写得真棒。功课棒。
基本字义
棒
bàng ㄅㄤˋ
棍子:木棒。棒子(a.棍子;b.玉米的别称)。棒槌。棒冰。棒球。棒喝(hè)。体力强,能力大,成绩好,水平高:功课棒。身体棒。英语 stick, club, truncheon; hit
德语 Schläger, Stock; prima
“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uāng]
汉字 | 疮 |
---|---|
读音 | [chuāng] |
注音 | ㄔㄨㄤ |
部首 | [疒] 病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4 |
异体字 | 瘡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繁体字形 | 瘡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A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wbv 仓颉:kosu 郑码:toyy 四角:00112 |
笔顺编码 | 413413455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丶一ノ丶フ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点 提 撇 捺 横折钩 竖弯钩 |
1.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。
2.外伤:金疮(旧指刀枪箭矢造成的伤)。
基本字义
疮
(瘡)
chuāng ㄔㄨㄤˉ
◎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:疮疤。疮口。冻疮。痔疮。
英语 tumor, boil, sore, wound
德语 Hautgeschwür, Geschwür (S, Med),Wunde ( aüßerlich - 外伤 ) (S, Med),schlimm, we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