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斑驳:色彩杂乱。陆离:参差不一的样子。形容色彩多样。
例纷总总其离合兮,斑驳陆离其上下。——屈原《离骚》
英variegated; be motley in appearance;
⒉ 亦作“陆离斑驳”我们看看古磁的细润秀美,古泉币的陆离斑驳,古玉的丰腴有泽,古印的肃肃有仪,胸襟也可豁然开朗。——朱自清《“海阔天空”与“古今中外”》
⒈ 色彩斑斓绚丽貌。
引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古瓶》:“器大可合抱,重数十斤,侧有双环,不知何用,斑駮陆离。”
斑,一本作“班”。 清 郑燮 《板桥自序》:“有时説经,亦爱其斑驳陆离,五色炫烂。”
鲁迅 《呐喊·头发的故事》:“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,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。”
⒈ 形容色彩杂乱不一。也作「陆离斑驳」。
引《聊斋志异·卷一二·古瓶》:「器大可合抱,重数十斤,侧有双环,不知何用,斑驳陆离。」
“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ān]
汉字 | 斑 |
---|---|
读音 | [bān] |
注音 | ㄅㄢ |
部首 | [文] 文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8 |
异体字 | 䃑 ???? 辬 斒 |
字形结构 | 左中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59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ygg 仓颉:mgykg 郑码:csc 四角:11114 |
笔顺编码 | 112141341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一丨一丶一ノ丶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 竖 提 点 横 撇 点 横 横 竖 横 |
在具有某种颜色的物体表面上夹有的另外颜色的点、条纹:红斑。雀斑。斑竹。斑马。
基本字义
斑
bān ㄅㄢˉ
◎ 一种颜色中夹杂的别种颜色的点子或条纹:斑点。斑纹。斑斓。雀斑。斑秃。斑白。斑竹。斑驳(色彩错落)。管中窥豹,可见一斑(喻从看到的一部分,推测全貌)。
英语 mottled, striped, freckle
“陆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ù]
汉字 | 陆 |
---|---|
读音 | [lù] |
注音 | ㄌㄨˋ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陸 踛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陸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4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fmh|bgbh 仓颉:nlqu 郑码:ybzi 四角:75272 |
笔顺编码 | 5211252 |
笔顺笔画 | フ丨一一丨フ丨 |
笔顺名称 |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横 横 竖 竖折/竖弯 竖 |
[lù]
陆地,高出水面的土地:大陆。陆路。
[liù]数目“六”的大写。多用于票证、账目等。
基本字义
陆
(陸)
lù ㄌㄨˋ
高出水面的土地:陆地。大陆。 随从的样子:陆陆续续。 跳跃:“……翘足而陆,此马之真性也”。 〔陆离〕❶色彩繁杂,如“斑驳陆陆”;❷长(cháng),如“带长铗之陆陆兮,冠切云之崔嵬”。 姓。英语 land, continental; army
德语 Festland (S)
“离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í]
汉字 | 离 |
---|---|
读音 | [lí] |
注音 | ㄌㄧˊ |
部首 | [亠] 京字头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離 魑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離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9B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bmc|yrbc 仓颉:yukb 郑码:solz 四角:00227 |
笔顺编码 | 4134522554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ノ丶フ丨丨フフ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撇 点 竖折/竖弯 竖 竖 横折钩 撇折 点 |
1.相距,隔开:距离。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。
2.离开,分开:分离。离别。离家。离散(sàn)。离职。离异。离间(jiàn)。支离破碎。
3.缺少: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。
4.八卦之一,符号是“☲”,代表火。
5.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
6.古同“缡”,妇女的佩巾。
7.〔离离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
8.姓。
离
(離)
lí ㄌㄧˊ
相距,隔开:距离。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。 离开,分开:分离。离别。离家。离散(sàn)。离职。离异。离间(jiàn )。支离破碎。 缺少:办好教育离不开教师。 八卦之一,符号是“☲”,代表火。 古同“罹”,遭受。 古同“缡”,妇女的佩巾。 〔离离〕形容草木茂盛,如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”。 姓。英语
rare beast; strange; elegant
德语 verlassen, trennen, entfernt von ,von ... entfernt ,Li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