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百揆的意思

bǎikuí

百揆


拼音bǎi kuí
注音ㄅㄞˇ ㄎㄨㄟˊ

词语解释

百揆[ bǎi kuí ]

⒈  总理国政之官。

⒉  指各种政务。

⒊  百官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总理国政之官。

《书·舜典》:“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。”
蔡沉 集传:“百揆者,揆度庶政之官,惟 唐 虞 有之,犹 周 之冢宰也。”
《旧唐书·代宗纪》:“唐 虞 之际,内有百揆,庶政惟和。”
宋 王安石 《夔说》:“将有治于天下,则可以无相乎,故命 禹 以宅百揆也。”
明 张居正 《赠毕石庵宰朝邑叙》:“昔者 帝舜 起匹夫,摄百揆。及为天子,闢四门,明四目,达四聪,好问,好察邇言。”

⒉  指各种政务。

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:“百揆允当,庶绩咸熙。”
《旧唐书·卢杞传》:“吉州 长史 卢杞,外矫俭简,内藏奸邪,三年擅权,百揆失序,恶直丑正,乱国殄人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唐代宗永泰元年》:“长安 城中白昼椎剽,吏不敢詰,官乱职废,将堕卒暴,百揆隳剌,如沸粥纷麻。”
胡三省 注:“唐 虞 有百揆之官。 孔安国 曰:揆,度也。度百事,总百官。此所谓百揆,盖言百官之事也。”

⒊  百官。

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桓公(桓温 )语 嘉宾(郗超 ):‘ 阿源(殷浩 )有德有言,向使作令僕,足以仪刑百揆,朝廷用违其才耳!’”
《新唐书·高祖纪》:“戊辰, 隋帝(杨侑 )进 唐王(李渊 )位相国,总百揆,备九锡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与成君瓘书》:“云‘嗣王’,谓五年 太子晃(拓跋晃 )副理万机,总统百揆也。”
何启 胡礼垣 《新政论议》:“吾故首则曰,择百揆以协同寅。”

国语辞典

百揆[ bǎi kuí ]

⒈  总握国政的官员。

《书经·舜典》:「慎徽五典,五典克从。纳于百揆,百揆时叙。」

⒉  百官。

《文选·任昉·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》:「五伦以教,百揆时序。」
《文选·史岑·出师颂》:「宪章百揆,为世作楷。」

⒊  所有的政事。

《后汉书·卷五九·张衡传》:「百揆允当,庶绩咸熙。」

“百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ǎi]  

百

汉字
读音[bǎi]
注音ㄅㄞˇ
部首[白]  白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1
异体字 ???? 佰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767E
其它编码五笔:djf 仓颉:ma 郑码:ank 四角:10602
笔顺编码132511
笔顺笔画一ノ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

“百”字的意思

表示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科全书。百家争鸣。百花齐放。精神百倍。百闻不如一见。

“百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bǎi ㄅㄞˇ

数名,十个十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佰”代):百步穿杨。百儿八十。百分比。 喻很多:百草。百货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炼成钢。百无聊赖。百废俱兴(xīng )。

英语 one hundred; numerous, many

德语 hundert (100)​ (Zähl)

“揆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kuí]  

揆

汉字
读音[kuí]
注音ㄎㄨㄟˊ
部首[扌]  提手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楑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3C6
其它编码五笔:rwgd 仓颉:qnok 郑码:dxag 四角:52084
笔顺编码121543341134
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丶ノノ丶一一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竖钩 提 横撇/横钩 点 撇 撇 捺 横 横 撇 点

“揆”字的意思

1.估量;揣测:揆度(duó)。

2.道理;准则:其揆一也(其道理是一样的)。

3.掌握;管理。后因称宰相、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:以揆百事。阁揆。

“揆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kuí ㄎㄨㄟˊ

度(duó),揣测:揆度。揆策。揆古察今。道理,准则:千载一揆。事务:百揆。管理,掌管:揆百事。旧称总揽政务的人,如宰相等:阁揆。揆席(宰相之位)。

英语 prime minister; to guess, estimate

德语 schätzen, bewert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