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南朝梁任昉的小名。
⒈ 南朝 梁 任昉 的小名。
引《南史·任昉传》:“﹝ 任昉 ﹞年十二,从叔 晷 有知人之量,见而称其小名曰:‘ 阿堆,吾家千里驹也。’”
“阿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ā] [ē]
汉字 | 阿 |
---|---|
读音 | [ā][ē] |
注音 | ㄚ|ㄜ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3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skg 仓颉:nlmnr 郑码:yaj 四角:71220 |
笔顺编码 | 5212512 |
笔顺笔画 | フ丨一丨フ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|
[ā]
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
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
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
2.大的丘陵:崇阿。
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
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
5.姓。
基本字义
阿
ā ㄚˉ
◎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:阿大。阿爷。阿爹。阿罗汉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
其它字义
阿
ē ㄜˉ
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谀逢迎。凹曲处:山阿。英语
prefix for people's names; used in transliteration
德语 Partikel
“堆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uī]
汉字 | 堆 |
---|---|
读音 | [duī] |
注音 | ㄉㄨㄟ |
部首 | [土] 提土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㕍 㢈 垖 塠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䜃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80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wyg 仓颉:gog 郑码:bni 四角:40115 |
笔顺编码 | 121324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ノ丨丶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提 撇 竖 点 横 横 横 竖 横 |
1.堆积:粮食堆满仓,果子堆成山。
2.用手或工具把东西堆积起来:场上的人在堆麦秸。把书堆在桌子上。
3.堆积成的东西:柴火堆。土堆。
4.小山(多用于地名):滟滪堆(长江瞿塘峡口的巨石,1958年整治航道时已炸平)。双堆集(在安徽)。
5.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:一堆黄土。一堆人。
基本字义
堆
duī ㄉㄨㄟˉ
累积在一起的东西:堆栈。堆房。土堆。累积在一起,聚积在一起:堆积。堆放。堆垒。堆摞。堆砌。量词,用于成堆的物或成群的人:一堆人。英语 heap, pile, crowd; pile up
德语 Haufen (S),Stapel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