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语。谓赞唱经咒、偈颂。其法源自古印度。
⒈ 佛教语。谓赞唱经咒、偈颂。其法源自古 印度。参见“梵唄”。
引《法华经·方便品》:“或以欢喜心,歌唄颂佛德。”
南朝 梁简文帝 《吴郡石像碑》:“顶礼归依,歌唄赞德。”
《新唐书·裴休传》:“嗜浮屠法,居常不御酒肉……习歌唄以为乐。”
“呗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bei] [bài]
汉字 | 呗 |
---|---|
读音 | [bei][bài] |
注音 | ˙ㄅㄟ|ㄅㄞˋ |
部首 | [口] 口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唄 㗑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45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my 仓颉:rbo 郑码:jlo 四角:67082 |
笔顺编码 | 251253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撇 点 |
[bài]
见〖梵呗〗。
[bei]1.表示事实或道理明显,很容易了解:不懂,就好好学呗。
2.表示勉强同意或勉强让步的语气:去就去呗。
基本字义
呗
(唄)
bei ㄅㄟ
◎ 助词(❶表示“罢了,不过如此”的意思,如“不懂就学呗”;❷表示同意、命令等语气,跟“吧”相近,如“去就去呗”)。
其它字义
呗
(唄)
bài ㄅㄞˋ
〔呗唱〕和尚诵经。 〔梵呗〕佛教徒念经的声音。英语
final particle of asser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