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公共推选;公众推举。
例公举本市市长。
英recommend by general public;
⒈ 公众推举。
引《资治通鉴·后周太祖广顺二年》:“唐 主问 文蔚 :‘卿取士何如前朝?’对曰:‘前朝公举、私謁相半,臣专任至公耳。’”
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礼部一·乡贤》:“学宫祀乡贤,最为重典,今乡绅身都雄贵,其父必登俎豆,至有生前屡罹胥靡之罚,暴著耳目者,亦儼然当春秋两祭,而黌序中,遂借公举以媒重贿,日甚一日。”
何香凝 《回忆廖仲恺》:“1911年10月10日 武昌 起义,各地随即响应,在 南京 组织了临时政府,公举 孙中山 先生为临时大总统。”
⒈ 共同推举。
例如:「大家公举他为会长。」
“举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ǔ]
汉字 | 举 |
---|---|
读音 | [jǔ] |
注音 | ㄐㄩˇ |
部首 | [丶] 点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舉 挙 擧 㪯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舉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3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wfh|igwg 仓颉:fcq 郑码:vdob 四角:90508 |
笔顺编码 | 443134112 |
笔顺笔画 | 丶丶ノ一ノ丶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撇 横 撇 捺 横 横 竖 |
1.往上托;往上伸:举重。举手。高举着红旗。
2.举动:义举。壮举。一举一动。一举两得。
3.兴起;起:举义。举兵。举火。
4.生(孩子):举一男。
5.推选;选举:推举。举代表。公举他做学习组长。
6.举人的简称:中举。武举。
7.提出:列举。举一反三。举个例子。
8.全:举座(所有在座的人)。举国。举世。
9.姓。
基本字义
举
(舉)
jǔ ㄐㄩˇ
向上抬,向上托:举头。举手。举重。举棋不定。 动作行为:举止。轻而易举。 发起,兴办:举义。举办。创举。 提出:举要。举例。 推选,推荐:推举。荐举。 全:举国。举世。举家。 古代指科举取士:科举。举人。一举成名。 攻克:“一战而举鄢、郢”。英语 raise, lift up; recommend
德语 heben, hochheb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