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公讳的意思

gōnghuì

公讳


拼音gōng huì
注音ㄍㄨㄥ ㄏㄨㄟˋ

繁体公諱

词语解释

公讳[ gōng huì ]

⒈  谓避君王之讳。与“私讳”相对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避君王之讳。与“私讳”相对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君所无私讳,大夫之所有公讳。”
郑玄 注:“辟君讳也。”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於大夫所,有公讳,无私讳。凡祭不讳,庙中不讳,教学临文不讳。”
郑玄 注:“公讳,若言语所辟先君之名。”

国语辞典

公讳[ gōng huì ]

⒈  皇帝的名讳。也作「国讳」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君所无私讳,大夫之所有公讳。」

“讳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ì]  

讳

汉字
读音[huì]
注音ㄏㄨㄟˋ
部首[讠]  言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4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BB3
其它编码五笔:yfnh 仓颉:ivqs 郑码:sby 四角:35727
笔顺编码451152
笔顺笔画丶フ一一フ丨
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横 横 横折钩 竖

“讳”字的意思

1.因有所顾忌而不敢说或不愿说;忌讳:隐讳。直言不讳。

2.忌讳的事情:犯讳。

3.旧时不敢直称帝王或尊长的名字,叫讳。也指所讳的名字:名讳。

4.姓。

“讳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諱)

huì ㄏㄨㄟˋ

避忌,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:讳言。讳匿。讳饰。忌讳。隐讳。直言不讳。讳疾忌医。古时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:名讳。

英语 conceal; shun; regard as taboo

德语 für tabu erklären, tabuisier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