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偏袒勾结。
⒈ 偏袒勾结。
引《晋书·嵇绍传》:“侍中 贾謐 以外戚之宠,年少居位……及 謐 诛, 绍 时在省,以不阿比凶族,封 弋阳子。”
唐 张九龄 《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》:“赏罚不正,枉直失措,陷於阿比,隳我纲目。”
清 冯桂芬 《陈君若木家传》:“江 南官吏尤骄贵,视如门下食客,官不知重幕,幕亦不知自重,习为阿比奸私,而吏治受其弊久矣。”
⒈ 动物名。一种鸟。鸟纲䴙䴘目游禽类。背暗腹白,头冠灰色,鼻孔上缘具软瓣,尾羽长,趾间有蹼,多以鱼类为食。
英语Abby or Abi (name, sometimes short for Abigail)
法语Abby, Abi
“阿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ā] [ē]
汉字 | 阿 |
---|---|
读音 | [ā][ē] |
注音 | ㄚ|ㄜ |
部首 | [阝] 双耳刀 |
笔画 | 总笔画:7 部外:5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63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bskg 仓颉:nlmnr 郑码:yaj 四角:71220 |
笔顺编码 | 5212512 |
笔顺笔画 | フ丨一丨フ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竖钩 |
[ā]
1.用在排行、小名或姓的前面,有亲昵的意味:阿大。阿宝。阿唐。
2.用在某些亲属名称的前面:阿婆。阿爹。阿哥。
[ē]1.迎合;偏袒:阿附。阿谀。刚直不阿。阿其所好。
2.大的丘陵:崇阿。
3.弯曲的地方:山阿。
4.指山东东阿:阿胶。
5.姓。
基本字义
阿
ā ㄚˉ
◎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:阿大。阿爷。阿爹。阿罗汉。阿毛。阿婆。阿弟。阿姊。
其它字义
阿
ē ㄜˉ
迎合,偏袒:阿附。阿其所好。阿谀逢迎。凹曲处:山阿。英语
prefix for people's names; used in transliteration
德语 Partikel
“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ǐ]
汉字 | 比 |
---|---|
读音 | [bǐ] |
注音 | ㄅㄧˇ |
部首 | [比] 比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0 |
异体字 | 庀 匕 夶 㱛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BD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xn 仓颉:pp 郑码:rrrr 四角:22710 |
笔顺编码 | 1535 |
笔顺笔画 | 一フ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提 撇 竖弯钩 |
1.比较;较量:比干劲。学先进,比先进。
2.能够相比:近邻比亲。坚比金石。演讲不比自言自语。
3.比画:连说带比。
4.对着;向着:别拿枪比着人,小心走火。
5.仿照:比着葫芦画瓢(比喻模仿着做事)。
6.比方;比喻:人们常把聪明的人比做诸葛亮。
7.两个同类量之间的倍数关系,叫做它们的比,其中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:这里的小麦年产量和水稻年产量约为一比四。
8.表示比赛双方得分的对比:甲队以二比一胜乙队。
9.a)“一”加量词在“比”的前后重复,可以表示程度的累进: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。b)比较高下的时候用“比”,表示异同的时候一般用“跟”或“同”。
10.姓。
11.紧靠;挨着:比肩。鳞次栉比。
12.依附;勾结:朋比为奸。
13.近来:比来。
14.等到:比及。
比
bǐ ㄅㄧˇ
较量高低、长短、远近、好坏等:比赛。比附。对比。评比。 能够相匹:今非昔比。无与伦比。 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:三比二。 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、分数等关系:比例。比值。 譬喻,摹拟:比如。比方。比兴(xìng)(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。“比”是譬喻;“兴”是烘托)。比画。比况(比照,相比)。 靠近,挨着:比比(一个挨一个,如“比比皆是”)。比肩继踵。比邻。鳞次栉比。 和,亲:比顺。 及,等到:比及。英语 to compare, liken; comparison; than
德语 vergleich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