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鸟鸣声。
⒈ 鸟鸣声。
引唐 钱起 《江行无题》诗之二六:“祗知 秦 塞远,格磔鷓鴣啼。”
宋 曾巩 《李节推亭子》诗:“时花笑婀娜,山鸟吟格磔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:“安老爷 心中有事,天还没亮,一觉醒在枕上,听得远寺鐘敲,沿村鸡唱,林鸦簷雀,格磔弄晴。”
⒈ 状声词。形容鹧鸪的鸣叫声。
引唐·李群玉〈九子坡闻鹧鸪〉诗:「正穿诘曲崎岖路,更听钩辀格磔声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二·婴宁》:「墙内桃杏尤繁,间以修竹,野鸟格磔其中。」
“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é]
汉字 | 磔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é] |
注音 | ㄓㄜˊ |
部首 | [石] 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矺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厇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8D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qas|dqgs 仓颉:mrnqd 郑码:grmf 四角:15694 |
笔顺编码 | 132513541521234 |
笔顺笔画 | 一ノ丨フ一ノフ丶一フ丨一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撇 横撇/横钩 点 横 撇折 竖 横 竖 撇 捺 |
1.古代一种分裂肢体的酷刑。
2.书法用语。指汉字笔画的捺。参见〔永字八法〕
基本字义
磔
zhé ㄓㄜˊ
古代分裂牲体以祭神。古代一种酷刑,把肢体分裂:磔刑。汉字笔形之一,即“捺(nà)”。英语 to dismember, tear apart; downward stroke slanting right
德语 Zerstückelung des Körpers (als Strafe in alten Zeiten) (S, Rechtsw),Zhe-Strich: nach rechts fallender Strich (in chinesischen Schriftzeichen)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