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鹌鹑的意思

ānchún

鹌鹑


拼音ān chún
注音ㄢ ㄔㄨㄣˊ

繁体鵪鶉
词性名词
港台鶉屬

词语解释

鹌鹑[ ān chún ]

⒈  一种迁徙性雉类鸟,长约18厘米,棕黑色而有黄色斑点,尾短,不善飞。

quail;

引证解释

⒈  鸟名。体形似鸡,头小尾秃,羽毛赤褐色,杂有暗黄条纹。雄性好斗。肉、卵均可食,味美。

清 无名氏 《燕台口号》之三三:“吉祥字贴卖糕人,薏酒添来菊叶新。休説塞禽惟有雁,袋瓶开处鬭鵪鶉。”
原注:“卖重阳糕者,上贴‘吉祥’二字,是日 天坛 中以鬭鵪鶉为戏。”

国语辞典

鹌鹑[ ān chún ]

⒈  动物名。鹌鸡目雉科鹑属。形似雏鸡,头小尾短而圆胖,羽毛以赤褐色为主,善走而不善飞,以种子、谷类、昆虫等为食。

“鹌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ān]  

鹌

汉字
读音[ān]
注音
部首[鸟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8
异体字 鵪 鶕 䨄 䳺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4C
其它编码五笔:djng 仓颉:kupym 郑码:gdzr 四角:47727
笔顺编码1342511535451
笔顺笔画一ノ丶丨フ一一フノフ丶フ一
笔顺名称 横 撇 点 竖 横折 横 横 竖提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

“鹌”字的意思

〔鹌鹑〕鸟类。形似小鸡,头小,尾短秃。背褐色,杂有棕白色条纹,腹白色。雄性好斗。

“鹌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鵪)

ān ㄢˉ

〔鹌鹑〕鸟,头小尾短,羽毛赤褐色,杂有暗黄色条纹,雄性好斗。肉味美,卵亦可食。(鵪)

英语 quail; Coturnix coturnix

“鹑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chún]  

鹑

汉字
读音[chún]
注音ㄔㄨㄣˊ
部首[鸟]  鸟字旁
笔画总笔画:13 部外:8
异体字 鶉 㝇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9E51
其它编码五笔:ybqg 仓颉:ydpym 郑码:sjyr 四角:07427
笔顺编码4125152135451
笔顺笔画丶一丨フ一フ丨一ノフ丶フ一
笔顺名称 点 横 竖 横折 横 横撇/横钩 竖钩 提 撇 横折钩 点 竖折折钩 横

“鹑”字的意思

见〔鹌鹑〕

“鹑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鶉)

chún ㄔㄨㄣˊ

鸟名。古称羽毛无斑者为鹌,有斑者为鹑,后混称鹌鹑。《廣韻•諄韻》:“鶉,䳺鶉也。” 传说中的赤凤。《埤雅》引《禽經》:“青鳳謂之鶡,赤鳳謂之鶉。” 星宿名。南方朱鸟七宿的总称。《左傳•僖公五年》:“鶉之賁賁,天策淳淳。” 鹑衣的简称。比喻破烂的衣服。《荀子•大略》:“子夏家貧,衣若縣鶉。” 同“醇”。纯美。《法言•寡見》:“春木之芚兮,援我手之鶉兮。”

其它字义

(鶉)

tuán ㄊㄨㄢˊ

同“鷻”。即雕。《詩•小雅•四月》:“匪鶉匪鳶,翰飛戾天。”

英语 quail; Turnix species (various)

德语 Wachtel (S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