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或者的意思

huòzhě

或者


拼音huò zhě
注音ㄏㄨㄛˋ ㄓㄜˇ
词性副词 连词

词语解释

或者[ huò zhě ]

⒈  也许。

或者其于道不远矣。——唐·柳宗元《柳河东集》
或者曰。——清·洪亮吉《治平篇》
你赶快走,或者还能赶上末班车。

maybe; perhaps;

或者[ huò zhě ]

⒈  在可供选择的东西、状况或过程中的挑选。

决定学医或者学法律。

or;

⒉  连接词、词组或分句,表示从两种以上的事物中选择一种,或两种以上的事物同时存在。

这个任务可以交给小李或者小张。

either…or…;

引证解释

⒈  或许,也许。

《左传·僖公十九年》:“今 邢 方无道,诸侯无伯,天其或者欲使 卫 讨 邢 乎?”
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:“昔者辞以病,今日弔,或者不可乎?”
宋 苏洵 《田制》:“数世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復於贫,而彼尝已过吾限者,散而入於他人矣,或者子孙出而分之,以为几矣。”
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上:“文王 在时,天下三分已有其二。若到 武王 伐 商 之时, 文王 若在,或者不致兴兵。”
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十四:“假若 虎妞 是个男子,当然早已成了家,有了小孩,即使自己是个老鳏夫,或者也就不这么孤苦伶仃的了。”

⒉  有人;有些人;某人。

《南史·张瓌传》:“居室豪富,伎妾盈房,或者讥其衰暮畜伎。”
唐 元结 《自述三篇序》:“有惑而问曰:‘子其隐乎?’对曰:‘吾岂隐者邪?--愚者也,穷而然尔。’或者不喻,遂为《述时命》以辩之。”
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汤岐公 自行宫留守出守 会稽,朝士以诗送行甚众。 周子充 在馆中,亦有诗而亡之。 岐公 以书再求曰:‘顷蒙赠言,乃为或者藏去。’ 子充 极爱其遣辞之婉。”

⒊  连词。表示选择或并列关系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或者因一句话上,成就了一家儿夫妇;或者因一纸字中,拆散了一世的姻缘。”
李準 《李双双小传》一:“村里街坊邻居,老一辈人提起她,都爱叫她‘ 喜旺家 ’,或者‘ 喜旺媳妇 ’,年轻人只管她叫‘ 喜旺嫂子 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或者[ huò zhě ]

⒈  表示不定的连词。

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二〇》:「或者因一句话上,成就了一家儿夫妇;或者因一纸字中,拆散了一世的姻缘。」

⒉  或许、或是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此番到大邦去处,或者走出些遇合来也不可知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四八回》:「不明白的,问你姑娘,或者遇见我,我讲与你就是了。」

或许 也许

⒊  有人、有些人。

《南史·卷三一·张裕传》:「居室豪富,伎妾盈房。或者讥其衰暮畜伎。」

英语or, possibly, maybe, perhaps

德语oder (in Aussagesätzen)​ (Konj)​, vielleicht (Konj)​

法语ou, soit... soit..., probablement, peut-être

“或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ò]  

或

汉字
读音[huò]
注音ㄏㄨㄛˋ
部首[戈]  戈字旁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4
异体字 國 㦯 ???? ????
字形结构半包围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216
其它编码五笔:akgd 仓颉:irm 郑码:hmja 四角:53100
笔顺编码12511534
笔顺笔画一丨フ一一フノ丶
笔顺名称 横 竖 横折 横 提 斜钩 撇 点

“或”字的意思

1.也许,有时,表示不定的词:或许。或者(a.也许;b.连词,用在叙述句里,表示选择关系。均可单用“或”)。或然。或则。

2.某人,有的人:或告之曰。

3.稍微:不可或缓。不可或忽。不可或缺。

“或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huò ㄏㄨㄛˋ

也许,有时,表示不定的词:或许。或者(a.也许;b.连词,用在叙述句里,表示选择关系。均亦单用“或”)。或然。或则。某人,有的人:或告之曰。稍微:不可或缓。不可或忽。不可或缺。

英语 or, either, else; perhaps, maybe

德语 vielleicht (Adv)​,oder (Konj)

“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ě]  

者

汉字
读音[zhě]
注音ㄓㄜˇ
部首[耂]  老字旁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4
异体字 者 者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005
其它编码五笔:ftjf 仓颉:jka 郑码:bm 四角:44600
笔顺编码12132511
笔顺笔画一丨一ノ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横 竖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

“者”字的意思

1.用在形容词、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、动词性词组后面,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强者。老者。作者。读者。胜利者。未渡者。卖柑者。符合标准者。

2.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,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者。共产主义者。

3.用在“二、三”等数词和“前、后”等方位词后面,指上文所说的事物:前者。后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两者缺一不可。

4.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者,空气流动而成。

5.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者!

6.姓。

7.指示代词。义同“这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者番。者边。

“者”字的基本解释

zhě ㄓㄜˇ

用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、数词、词组后,并与其相结合,指人、指事、指物、指时等:读者。作者。二者必居其一。来者。 助词,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:陈胜者,阳城人也。 这,此(多用在古诗词曲中):者个。者回。者番。者边走。

英语 that which; he who; those who

德语 derjenige welcher, (-ist, -er)​ Person, die etwas tut bzw.ausführt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