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公器的意思

gōng

公器


拼音gōng qì
注音ㄍㄨㄥ ㄑ一ˋ

词语解释

公器[ gōng qì ]

⒈  官家的器物。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。

⒉  共用之器。多用于比喻。

⒊  比喻国家的有才能的人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官家的器物。亦指持官家器物之人。

《周礼·天官·阍人》:“凡内人、公器、宾客,无帅,则几其出入,以时启闭。”

⒉  共用之器。多用于比喻。此喻文章、文字、学术。

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名,公器也,不可多取。仁义,先生之蘧庐也。”
郭象 注:“夫名者,天下之所共用。”
唐 高彦休 《唐阙史·崔相国请立太子》:“崇高之名,博施之利,天下之公器也。”
此喻名利。 《新唐书·让皇帝宪传》:“储副,天下公器,时平则先嫡,国难则先功,重社稷也。”
《旧唐书·张九龄传》:“官爵者,天下之公器,德望为先,劳旧次焉。”
唐 王维 《献始兴公》诗:“所不卖公器,动为苍生谋,贱子跪自陈,可为帐下不?”
此喻太子之位、官爵。 《资治通鉴·汉文帝十年》:“﹝ 司马光 曰﹞:‘臣愚以为法者天下之公器,惟善持法者,亲疏如一,无所不行,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。’”
此喻法制。 明 王衡 《鬱轮袍》第四折:“我只道天下惟有文章公器,称得斤播得两。”
刘半农 《奉答王敬轩先生》:“文字是一种表示思想感情的符号,是世界的公器。”
黄节 《李氏焚书跋》:“夫学术者天下之公器,王者徇一己之好恶,乃欲以权力过之,天下固不怵也。”

⒊  比喻国家的有才能的人。

唐 刘长卿 《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》诗:“世上无此才,天生一公器。”
唐 白居易 《除韦贯之平章事制》:“某官 韦贯之,温重明正,国之公器,当官必守,临事能断。”

国语辞典

公器[ gōng qì ]

⒈  宫中所用的器物。

《周礼·天官·阍人》:「凡内人、公器、宾客、无帅,则几其出入,以时启闭。」

⒉  公有的器物。

唐·白居易〈感兴〉诗二首之一:「名为公器无多取,利是身灾合少求。」

“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ì]  

器

汉字
读音[qì]
注音ㄑㄧˋ
部首[口]  口字旁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13
异体字 噐 ???? ???? ???? 器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668
其它编码五笔:kkdk 仓颉:rrikr 郑码:jjjj 四角:66668
笔顺编码2512511344251251
笔顺笔画丨フ一丨フ一一ノ丶丶丨フ一丨フ一
笔顺名称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 横 撇 捺 点 竖 横折 横 竖 横折 横

“器”字的意思

1.器具:瓷器。木器。铁器。器物。

2.器官:消化器。生殖器。

3.度量:器量。

4.才能;人才:大器晚成。

5.器重。

“器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ì ㄑㄧˋ

用具的总称:器皿。器物。器械。木器。武器。器小易盈。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:器官。消化器。 人的度量、才干:器度。器量(liàng )。器宇。器质。大器晚成。 重视:器重。器敬。

英语 receptacle, vessel; instrument

德语 Bauelement, Einheit, Gerät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