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清代京吏在衙门内各房科管理事务的,都称供事。
英hold office;
⒉ 奉事;履行职责。
⒈ 奉事;履行职责。
引汉 韦玄成 《戒子孙》诗:“我既兹恤,惟夙惟夜;畏忌是申,供事靡憜。”
⒉ 侍奉;服事。
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“古者,子妇供事舅姑,旦夕在侧,与儿女无异。”
明 顾起纶 《国雅品·释品》:“仁公 尝供事 高皇帝。其为诗秀丽夐拔。”
《明史·宦官传序》:“有老阉供事久,一日从容语及政事,帝大怒,即日斥还乡。”
⒊ 奉祀。 唐 冯贽 《云仙杂记·自负书剑》:“凌倚 隐 衡山,往来自负书剑,削竹为担,裹以乌毡。
引倚 既死,山僧取以供事。”
⒋ 清 代京吏之一。
引《清会典·吏部·验封清吏司》:“凡京吏之别三:一曰供事,二曰儒士,三曰经承。”
注:“宗人府、内阁、上諭馆、文渊阁、翰林院、詹事府、中书科、内廷三馆及修书各馆,各衙门则例馆,皆曰供事。”
清 袁枚 《新齐谐·蔡京后身》:“有内阁供事 石俊 者,微有姿,而私处甚佳。”
清 林则徐 《奉旨前往广东查办海口事件传牌稿》:“照得本部堂奉旨驰驛前往查办 海口 事件,并无随带官员、供事、书吏。”
⒈ 奉养、服事。
引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书证》:「古者,子妇供事舅姑,旦夕在侧,与儿女无异,故有此言。」
《明史·卷三〇四·宦官传一·序》:「有老阉供事久,一日从容语及政事,帝大怒,即日斥还乡。」
⒉ 职官名。清代宗人府、内阁等衙门设供事,略同书吏。
“供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gōng] [gòng]
汉字 | 供 |
---|---|
读音 | [gōng][gòng] |
注音 | ㄍㄨㄥ|ㄍㄨㄥˋ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6 |
异体字 | 共 龔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9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awy 仓颉:otc 郑码:neo 四角:24281 |
笔顺编码 | 3212213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丨丨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竖 竖 横 撇 点 |
[gòng]
1.把祭品陈列在祖先、神佛的像或牌位前以示敬奉:案上供着水果。
2.旧时祭祖先或求神拜佛用的祭品:上供。
3.受审者口述案情。也指叙述案情的话或文字:供认。口供。
[gōng]供给(jǐ);提供东西或条件给需要的人应用:供应。供参考。这间房子供厂长午间休息。
基本字义
供
gōng ㄍㄨㄥˉ
◎ 准备着东西给需要的人应用:供给(jǐ)。供求。供应。供需。供销。提供。供不应求。
其它字义
供
gòng ㄍㄨㄥˋ
奉献:供养。供献。供奉。供佛。供职。祭祀用的东西:供桌。供品。供果。上供。被审问时在法庭上述说事实:招供。口供。供状。供认。供词。英语 supply, provide for; offer in worship
德语 Opfergabe (S),anbieten, bieten (V),versorgen, versehen, vorherbestimmen, vorausbestimmen,prädestinieren
“事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ì]
汉字 | 事 |
---|---|
读音 | [shì] |
注音 | ㄕˋ |
部首 | [亅] 竖钩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7 |
异体字 | 㕝 亊 叓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8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kvh 仓颉:jlln 郑码:djxb 四角:50007 |
笔顺编码 | 125151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フ一フ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 横 竖钩 |
1.事情:国事。公事。
2.事故:出事。平安无事。
3.职业:谋事。
4.关系;责任:回去吧,没有你的事了。
5.从事:大事宣传。
6.侍奉;伺候:事亲。不事王侯。
基本字义
事
shì ㄕˋ
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:事情。事件。事业。变故:事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事端。职业:谋事(指找职业)。关系和责任:你走吧,没你的事了。办法:光着急也不是事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做,治:不事生产。无所事事。服侍:事父母。英语 affair, matter, business; to serve; accident, incident
德语 Angelegenheit, Ereignis, Geschäft; Unfall (S),Angelegenheit (S),Sach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