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鼓槌。
⒈ 鼓槌。
引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:“旗端四星南北列,曰天桴,鼓桴也。”
唐 元稹 《阳城驿》诗:“昔公居 夏邑,狎人如狎鸥,况自为刺史,岂復援鼓桴。”
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其在 关 外之日,真人亲御鼓桴。”
“鼓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ǔ]
汉字 | 鼓 |
---|---|
读音 | [gǔ] |
注音 | ㄍㄨˇ |
部首 | [鼓] 鼓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皷 鼔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皼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F13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kuc 仓颉:gtje 郑码:bjex 四角:44147 |
笔顺编码 | 121251431125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丨フ一丶ノ一一丨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竖 横折 横 点 撇 提 横 竖 横撇/横钩 捺 |
1.打击乐器,多为圆筒形或扁圆形,中间空,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腰鼓。手鼓。花鼓。
2.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鼓。蛙鼓。耳鼓。
3.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鼓琴。鼓掌。
4.用风箱等扇(风):鼓风。
5.发动;振奋:鼓动。鼓励。鼓舞。鼓起勇气。
6.凸起;胀大:他鼓着嘴半天没出声。额上的青筋都鼓起来了。
7.形容凸起的程度高:钱包很鼓。口袋装得鼓鼓的。
8.姓。
鼓
gǔ ㄍㄨˇ
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:鼓乐(yuè)。鼓角(jiǎo)。大鼓。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耳鼓。石鼓。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:鼓吹。鼓噪。 发动,使振作起来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 高起,凸出:鼓包。鼓胀。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英语 drum; beat, top, strike
德语 Trommel (S, Mus),Radikal Nr. 207 = Trommel, trommeln, schlagen, Musik spielen, ermuntern, Luft hineinblasen
“桴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桴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木] 木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7 |
异体字 | 坿 柎 泭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87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sebg 仓颉:dbnd 郑码:fpya 四角:42947 |
笔顺编码 | 12343443521 |
笔顺笔画 | 一丨ノ丶ノ丶丶ノフ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撇 点 撇 点 点 撇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 |
1.小筏子。
2.房屋大梁上的小梁。也叫桴子。
3.鼓槌:桴鼓相应。“枹”
基本字义
桴
fú ㄈㄨˊ
房屋的次栋,即二栋。击鼓的槌:桴鼓相应。小竹筏或小木筏。英语 raft; drum stick; ridge pole
德语 Strahl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