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车轮辗过之痕迹。
⒉ 喻法则,规范。
⒊ 指旧轨故迹。
⒈ 车轮辗过之痕迹。
引《文选·左思<蜀都赋>》:“外则轨躅八达,里閈对出。”
刘良 注:“轨,车也。躅,迹也。”
唐 杜甫 《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》诗:“出尘閟轨躅,毕景遗炎蒸。”
⒉ 喻法则,规范。
引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伏 周 孔 之轨躅,驰 颜 閔 之极挚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君道》:“诚升隆之盛致,三五之轨躅也。”
⒊ 指旧轨故迹。
引《旧唐书·文苑传上·谢偃》:“故使曲者乱直,邪者疑正,改华服以就胡,变雅音而入 郑,虽往古之轨躅,亦当今之龟镜。”
⒈ 车行的痕迹。
引《文选·左思·蜀都赋》:「外则轨躅八达,里闬对出。」
⒉ 前人的遗范。
引《汉书·卷一〇〇·叙传上》:「伏周孔之轨躅,驰颜闵之极挚。」
《文选·左思·魏都赋》:「非常寐而无觉,不睹皇舆之轨躅。」
“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uǐ]
汉字 | 轨 |
---|---|
读音 | [guǐ] |
注音 | ㄍㄨㄟˇ |
部首 | [车] 车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2 |
异体字 | 軌 䡄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軌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6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lvn 仓颉:kqkn 郑码:heqy 四角:44517 |
笔顺编码 | 152135 |
笔顺笔画 | 一フ丨一ノ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|
1.原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后指车轮碾过的痕迹。
2.一定的运行路线:轨迹。
3.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、法度、秩序:正轨。越轨。
4.轨道。也指铺设轨道用的条形钢材:火车出轨了。铺轨工程。
基本字义
轨
(軌)
guǐ ㄍㄨㄟˇ
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其宽度为古制八尺,后引申为车辙。一定的路线:轨迹。轨辙(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,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)。应遵循的规则:轨度(dù)(法度)。轨范(规范,楷模)。步入正轨。英语 track, rut, path
德语 Bahn, Weg, Kurs (S),Gleis (S, Tech),Schiene (S, Tech)
“躅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ú]
汉字 | 躅 |
---|---|
读音 | [zhú] |
注音 | ㄓㄨˊ |
部首 | [足] 足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20 部外:13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E85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khlj 仓颉:rmwli 郑码:jiri 四角:66127 |
笔顺编码 | 25121212522135251214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一丨一丨フ丨丨一ノフ丨フ一丨一丶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竖 提 竖 横折 竖 竖 横 撇 横折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|
见〔踯躅〕
基本字义
躅
zhú ㄓㄨˊ
〔踯躅〕同“踯”。足迹。英语 walk carefully; hesitate, falter
德语 vorsichtig gehen (V),zögern, zauder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