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轨辙的意思

guǐzhé

轨辙


拼音guǐ zhé
注音ㄍㄨㄟˇ ㄓㄜˊ

繁体軌轍

词语解释

轨辙[ guǐ zhé ]

⒈  车轮轧过的痕迹,比喻已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已有先例的事情。

rut; past events;

引证解释

⒈  车轮辗过的痕迹。喻规范、途径。

汉 王充 《论衡·自纪》:“何文之察,与彼经艺殊轨辙也。”
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僧旂佛伞》:“其造语脱落寻常轨辙,而不书谁人製撰。”
郭沫若 《雄鸡集·三点建议》:“在自己的学术岗位上或文艺岗位上实事求是地进行工作,那他的思想、立场和方法就合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辙。”

⒉  车或车轮。
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渭水一》:“一水出县西山,世谓之 小陇山,巖嶂高险,不通轨辙。”
唐玄宗 《<孝经>序》:“希升堂者必自开户牖,攀逸驾者必骋殊轨辙。”

⒊  车两轮间的距离。

《魏书·世宗宣武帝纪》:“江海方同,车书宜一,诸州轨辙南北不等。”

国语辞典

轨辙[ guǐ chè ]

⒈  车轮行过的痕迹。

《魏书·卷八·世宗纪》:「江海方同,车书宜一,诸州轨辙,南北不等。」

如:「他循著地上的轨辙前进,终于找到出口。」

⒉  前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。

宋·温庭筠〈过孔北海墓二十韵〉:「后尘遵轨辙,前席咏仪型。」

如:「记取失败的教训,别重蹈前人的轨辙。」

⒊  比喻法则。

汉·王充《论衡·自纪》:「何文之察,与彼经艺殊轨辙也。」

“轨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uǐ]  

轨

汉字
读音[guǐ]
注音ㄍㄨㄟˇ
部首[车]  车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2
异体字 軌 䡄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F68
其它编码五笔:lvn 仓颉:kqkn 郑码:heqy 四角:44517
笔顺编码152135
笔顺笔画一フ丨一ノフ
笔顺名称 横 撇折 竖 提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

“轨”字的意思

1.原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后指车轮碾过的痕迹。

2.一定的运行路线:轨迹。

3.比喻事物正常的规则、法度、秩序:正轨。越轨。

4.轨道。也指铺设轨道用的条形钢材:火车出轨了。铺轨工程。

“轨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軌)

guǐ ㄍㄨㄟˇ

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,其宽度为古制八尺,后引申为车辙。一定的路线:轨迹。轨辙(车轮行过留下来的痕迹,喻已往有人走过的道路或做过的事情)。应遵循的规则:轨度(dù)(法度)。轨范(规范,楷模)。步入正轨。

英语 track, rut, path

德语 Bahn, Weg, Kurs (S)​,Gleis (S, Tech)​,Schiene (S, Tech)

“辙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zhé]  

辙

汉字
读音[zhé]
注音ㄓㄜˊ
部首[车]  车字旁
笔画总笔画:16 部外:12
异体字 轍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中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F99
其它编码五笔:lyct 仓颉:kqybk 郑码:heqm 四角:48540
笔顺编码1521415425113134
笔顺笔画一フ丨一丶一フ丶丨フ一一ノ一ノ丶
笔顺名称 横 撇折 竖 提 点 横 撇折 点 竖 横折钩 横 横 撇 横 撇 捺

“辙”字的意思

1.车轮压出的痕迹;车辙:覆辙。如出一辙。前头有车,后头有辙。

2.行车规定的路线方向:上下辙。顺辙儿。戗(qiāng)辙儿。

3.杂曲、戏曲、歌词所押的韵:十三辙。合辙。

4.办法;主意(多用在“有、没”后面):想辙。你来得正好,我正没辙呢!

“辙”字的基本解释

(轍)

zhé ㄓㄜˊ

车轮压的痕迹:覆辙。车辙。南辕北辙。 车行的一定路线:上下辙。 诗词、歌曲、杂曲所押的韵:辙口。合辙押韵。 办法,主意:没辙了。 途径,门路。

英语 wagon ruts, wheel tracks

德语 annullieren, abziehen ,entfernen, beseitigen ,Wagenspur (S)​,Wagengeleise, Wagenspur (S)​,rückverfolgen, verfolgen (V)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