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颠崕”。
⒉ 高耸的山崖;山崖之上。
⒈ 亦作“颠崕”。高耸的山崖;山崖之上。
引宋 文天祥 《至扬州》诗之十:“颠崖一陷落千寻,奴僕偏生负主心。”
元 郑元祐 《游支硎南峰》诗:“马骑仄径犹存石,鹤放颠崖尚有亭。”
明 唐顺之 《条陈蓟镇补兵足食事宜》:“边墻之工,卒岁不休,转石颠崖,伐树深涧。”
清 东轩主人 《述异记·抹脸儿术》:“或戎服乘马,驰於颠崕絶壑之中。”
“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iān]
汉字 | 颠 |
---|---|
读音 | [diān] |
注音 | ㄉㄧㄢ |
部首 | [页] 页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6 部外:10 |
异体字 | 顛 顚 傎 㒹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顛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8A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hwm 仓颉:jcmbo 郑码:edog 四角:41882 |
笔顺编码 | 122511113413253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フ一一一一ノ丶一ノ丨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撇 点 横 撇 竖 横折 撇 点 |
1.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:山颠。塔颠。
2.颠簸:路不平,车颠得厉害。
3.跌落;倒下来:颠覆。颠扑不破。
4.跳起来跑;跑:连跑带颠。跑跑颠颠。
5.同“癫”。
基本字义
颠
(顛)
diān ㄉㄧㄢˉ
头顶:华颠。最高最初的部分:颠末(本末)。山颠。倾倒,跌:颠沛。颠倒(dǎo )。颠踬。颠覆。颠扑不破。上下跳动:颠簸。古同“癫”,精神错乱。英语 top, peak, summit; upset
“崖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á]
汉字 | 崖 |
---|---|
读音 | [yá] |
注音 | ㄧㄚˊ |
部首 | [山] 山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1 部外:8 |
异体字 | 厓 崕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D1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mdff 仓颉:umgg 郑码:llbb 四角:22214 |
笔顺编码 | 2521312112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丨一ノ一丨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竖折/竖弯 竖 横 撇 横 竖 横 横 竖 横 |
1.(旧又读ái)
2.山石或高地的陡立的侧面:山崖。悬崖。摩崖。
3.边际:崖略。
基本字义
崖
yá ㄧㄚˊ
高地的边,陡立的山边:山崖。悬崖。崖谷。崖壑。崖壁。崖葬(悬棺葬)。崖岸。悬崖勒马。 边际:崖略(大略,梗概)。英语 cliff, precipice; precipitous
德语 Abgrund, Klippe, Felshang, Feldwand (S),Felswand (S),Grenz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