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凡僧的意思

fánsēng

凡僧


拼音fán sēng
注音ㄈㄢˊ ㄙㄥ

词语解释

凡僧[ fán sēng ]

⒈  佛教语。谓未证道的僧人,对证道的圣僧而言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佛教语。谓未证道的僧人,对证道的圣僧而言。

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见有名僧高行,弃而不説,若覩凡僧流俗,便生非毁。”
《旧唐书·姚崇传》:“何必溺於小説,惑於凡僧,仍将喻品,用为实録,抄经写像,破业倾家,乃至施身亦无所吝,可谓大惑也。”
宋 苏辙 《广福僧智昕西归》诗:“悟老非凡僧,瓦砾化金银。”

“僧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ēng]  

僧

汉字
读音[sēng]
注音ㄙㄥ
部首[亻]  单人旁
笔画总笔画:14 部外:12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0E7
其它编码五笔:wulj 仓颉:ocwa 郑码:nulk 四角:28266
笔顺编码32432524312511
笔顺笔画ノ丨丶ノ丨フ丨丶ノ一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撇 竖 点 撇 竖 横折 竖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

“僧”字的意思

1.出家修行的男性佛教徒;和尚:僧人。僧衣。[僧伽之省,梵saṃgha]

2.姓。

“僧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sēng ㄙㄥˉ

 ◎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,梵语“僧伽”的简称:僧侣。僧尼。僧人。僧众。僧俗。高僧。

英语 Buddhist priest, monk; san of Sanskrit sangha

德语 buddhistischer Priester (S, Buddh)​,Mönch (S)​,Buddhismus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