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方策的意思

fāng

方策


拼音fāng cè
注音ㄈㄤ ㄘㄜˋ

词语解释

方策[ fāng cè ]

⒈  谋略。

stratagem; strategy;

⒉  典籍。

ancient books;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方筴”。即方册。简册,典籍。后亦指史册。参阅 清 李惇 《群经识小·方策》。
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哀公 问政。子曰:‘ 文 武 之政,布在方策,其人存,则其政举;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’”
郑玄 注:“方,版也。策,简也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言 文王、武王 为政之道皆布列在於方牘简策。”
策, 陆德明 释文作“筴”。 南朝 宋 颜延之 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夫方策既载,皇王之迹已殊;鐘石毕陈,舞咏之情不一。”
《宋书·后废帝传》:“方筴所不书,振古所未闻。”
明 宋濂 《恭题御制文集后》:“仁民爱物之心随感而见,布於方策。”
章炳麟 《文学总略》:“是故绳綫联贯谓之经,簿书记事谓之专,比竹成册谓之仑,各从其质以为之名,亦犹古言‘方策’, 汉 言‘尺牘’,今言‘札记’矣。”

⒉  方法对策;方针策略。

《百喻经·五百欢喜丸喻》:“昔有一妇,荒婬无度,欲情既盛,嫉恶其夫,每思方策,规欲残害,种种设计,不得其便。”
太平天囯 洪仁玕 《资政新篇》:“自 粤 来京,不避艰险,非图爵禄之荣,实欲备陈方策,以广圣闻。”
郭沫若 《喀尔美萝姑娘》:“但是她这个方策是失败了。”
周恩来 《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》:“认识这是达到革命三民主义的唯一方策。”

国语辞典

方策[ fāng cè ]

⒈  方法、计策。

如:「整治河川方策。」

⒉  方为木板,策为竹简,皆用以记言记事。故以方策泛指书籍。也作「方册」。

《礼记·中庸》:「文武之政,布在方策。」

英语strategy, policy, general plan, variant of 方冊|方册[fang1 ce4]

“方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āng]  

方

汉字
读音[fāng]
注音ㄈㄤ
部首[方]  方字旁
笔画总笔画:4 部外:0
异体字 倣 㕫 汸 ????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5B9
其它编码五笔:yygn|yygt 仓颉:yhs 郑码:sy 四角:00227
笔顺编码4153
笔顺笔画丶一フノ
笔顺名称 点 横 横折钩 撇

“方”字的意思

1.正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正四边形的六面体。

2.正直:品行方正。

3.方向;方面:东方。双方。

4.办法:千方百计。领导有方。

5.地点;地区:前方。方言。

6.治病的药单:药方。处方。

7.工程上指土、石等堆积一立方米:土方。

8.数学上指自乘的积:乘方。

9.副词。正在;方才:方兴未艾。如梦方醒。年方十六。

10.表示响度级的单位。将声音与一个1,000赫的纯音试听比较,当两者响度被判断为相同时,后者声压级的分贝数即被定为这个声音响度级的方数。旧写作㕫。

11.⑪量词。用于方形的东西:一方砚台。两方图章。

“方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āng ㄈㄤˉ

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;正方形.长方形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:方根。平方。开方。 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一边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地区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圆。方隅(边疆)。方舆(指领域,亦指大地)。 办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导有方。贻笑大方。 种,类:变幻无方。仪态万方。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、剂量和用法:药方。 违背:方命。 正在,正当:方今盛世。方兴未艾。 才,刚刚:方才。如梦方醒。 量词,多指一立方米:土石方。 量词,用于方形的东西:几方石章。 姓。

英语 a square, rectangle; a region; local

德语 Richtung (S)​,viereckig, Quadrat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