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东方的帝王。战国时齐愍王自称。
⒉ 东方的帝王。汉景帝时吴王刘濞自称。
⒊ 东方的帝王。唐代南诏合罗凤的称号。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合罗凤敛战胔,筑京观,遂北臣吐蕃,吐蕃以为弟……给金印,号'东帝'。”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。
⒋ 司春之神东方青帝的省称。
⒈ 东方的帝王。 战国 时 齐湣王 自称。
引《吕氏春秋·孝行》:“齐 以东帝困於天下。”
高诱 注:“齐 湣 王僭 号於东,民不顺之,故困於天下。”
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﹝ 魏昭王 ﹞八年, 秦昭王 为西帝, 齐湣王 为东帝,月餘,皆復称王归帝。”
⒉ 东方的帝王。 汉景帝 时 吴王 刘濞 自称。 《汉书·吴王刘濞传》:“宗正以亲故,先入见,諭 吴王 拜受詔。
引吴王 ……笑而应曰:‘我已为东帝,尚谁拜?’”
⒊ 东方的帝王。 唐 代 南诏 閤罗凤 的称号。
引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閤罗凤 敛战胔,筑京观,遂北臣 吐蕃,吐蕃 以为弟……给金印,号‘东帝’。”
亦以代指偏安东方的政权。 宋 陈经国 《沁园春·丁酉年感事》词:“悵晨星残月,北州豪杰,西风斜日,东帝江山。”
⒋ 司春之神东方 青帝 的省称。
引宋 戴昺 《初冬梅花偷放颇感》诗:“妆点南枝无数雪,探支东帝几分春。”
宋 罗烨 《醉翁谈录·烟花诗集》:“东帝初无厚薄情,恶花随分也能春。”
“东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ōng]
汉字 | 东 |
---|---|
读音 | [dōng] |
注音 | ㄉㄨㄥ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4 |
异体字 | 東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東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1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ii 仓颉:kd 郑码:hdko 四角:40904 |
笔顺编码 | 15234 |
笔顺笔画 | 一フ丨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折 竖钩 撇 点 |
东字部首东字笔顺东字组词东的词语东字成语
1.方位词。四个主要方向之一,太阳升起的一边:东边儿。东方。东风。东城。城东。大江东去。
2.主人(古时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家。
3.东道:我做东,请你们吃饭。
4.姓。
东
(東)
dōng ㄉㄨㄥˉ
方位词,日出的方向,与“西”相对:东方。东经(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)。东山再起(喻失势之后,重新恢复地位)。付诸东流。 主人(古代主位在东,宾位在西):房东。股东。东道主(泛指请客的主人,亦称“东道”、“作东”)。 请客出钱的人:作东。 姓。英语 east, eastern, eastward
德语 Osten (S),östlich (Adj),Dong (Eig, Fam)
“帝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dì]
汉字 | 帝 |
---|---|
读音 | [dì] |
注音 | ㄉㄧˋ |
部首 | [巾] 巾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E1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pmh|yuph 仓颉:yblb 郑码:suwl 四角:00227 |
笔顺编码 | 414345252 |
笔顺笔画 | 丶一丶ノ丶フ丨フ丨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 点 撇 点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钩 竖 |
1.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:上帝。天帝。玉皇大帝。
2.君主;皇帝:称帝。三皇五帝。
3.指帝国主义:反帝斗争。
4.姓。
基本字义
帝
dì ㄉㄧˋ
宗教徒或神话中称宇宙的创造者和主宰者:上帝。玉皇大帝。 君主:帝王。皇帝。称帝。帝制。英语 supreme ruler, emperor; god
德语 erhabenes Wesen; Kaiser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