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伏尸”。
⒉ 谓杀人致死。
⒊ 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
⒋ 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
⒌ 伏在尸体上。
⒈ 见“伏尸”。亦作“伏尸”。
⒉ 谓杀人致死。
引《庄子·则阳》:“﹝ 触氏、蛮氏 ﹞相与争地而战,伏尸数万。”
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古之人君,一怒必伏尸流血。”
柳亚子 《<二十世纪大舞台>发刊词》:“炸丸匕首,购我自由,左手把民贼之袂,右手揕其胸,伏尸数十,流血五步。”
⒊ 尸体倒地。犹言死亡。
引晋 潘岳 《关中诗》:“好爵既靡,显戮亦从。不见 竇林,伏尸 汉 邦?”
王闿运 《武提督碑》:“勇者伏尸,怯者兇惧。”
⒋ 倒在地上的尸体。指死者。
引前蜀 杜光庭 《行军仆射醮宅词》:“其有伏尸故气,金土邪精,滞爽游魂,幽灵暗魄,各乘善力。”
⒌ 伏在尸体上。
引《战国策·燕策》:“太子闻之,驰往伏尸而哭,极哀。”
《后汉书·李固传》:“﹝ 质帝 ﹞语未絶而崩, 固 伏尸号哭。”
⒈ 尸体横倒地上。也作「伏尸」。
引《文选·陈琳·檄吴将校部曲文》:「伏尸千万,流血漂橹,此皆天下所共知也。」
《文选·贾谊·过秦论》:「追亡逐北,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。」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伏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 |
笔顺编码 | 32134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|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7.姓。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基本字义
伏
fú ㄈㄨˊ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德语 unterwerfen (V)
“尸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shī]
汉字 | 尸 |
---|---|
读音 | [shī] |
注音 | ㄕ |
部首 | [尸] 尸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死 ???? ???? 屍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屍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38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ngt 仓颉:s 郑码:xm 四角:77207 |
笔顺编码 | 513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ノ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撇 |
1.尸体,人或动物死后的身体。
2.古代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
基本字义
尸
shī ㄕˉ
死人的身体:尸体。尸骸。僵尸。借尸还魂。 〔尸位〕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如“尸尸素餐,“尸尸误国”。 古代祭祀时,代表死者受祭的人。英语 corpse; to impersonate the dead; to preside; KangXi radical 44
德语 Radikal Nr. 44 = Leichnam, Leiche, Körper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