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蝗虫。身体灰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色。常成群飞翔,吃禾本科农作物,大面积出现飞蝗,会造成严重的灾害。
⒈ 蝗虫。身体灰褐色、黄褐色或绿色。常成群飞翔,吃禾本科农作物,大面积出现飞蝗,会造成严重的灾害。
引《三国志·吴志·赵达传》:“﹝ 赵达 ﹞治九宫一算之术,究其微旨,是以能应机立成,对问若神,至计飞蝗,射隐伏,无不中效。”
⒈ 动物名。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。身体呈草绿色,身长约四至五公分。头部有两个大复眼,鞭状触角。前翅褐色细长,后翅半透明而广阔,后肢发达,胫节有锯齿。常成群食害作物茎叶成灾。
“飞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ēi]
汉字 | 飞 |
---|---|
读音 | [fēi] |
注音 | ㄈㄟ |
部首 | [飞] 飞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3 部外:0 |
异体字 | 飛 蜚 亴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繁体字形 | 飛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98D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nui 仓颉:no 郑码:ydat 四角:12013 |
笔顺编码 | 534 |
笔顺笔画 | 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折弯钩/横斜钩 撇 点 |
1.(鸟、虫等)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:飞蝗。鸟飞了。
2.利用动力机械在空中行动:飞行。明天有飞机飞上海。
3.在空中飘浮游动:飞云。飞沙走石。飞雪花了。
4.形容极快:飞奔。飞跑。飞涨。
5.挥发:盖上瓶子吧,免得香味儿飞了。樟脑放久了,都飞净了。
6.意外的;凭空而来的:飞灾。飞祸。流言飞语。
7.姓。
基本字义
飞
(飛)
fēi ㄈㄟˉ
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:飞天(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)。飞跃。飞鸟。在空中运动:飞雪。火箭飞向太空。形容极快:飞驶。飞黄腾达(喻人骤然得志,官位升迁快)。极,特别地:刀子飞快。无根据的、无缘无故的:流言飞语。像架在空中的形状:飞桥。飞阁。感情的表达与传递:飞眼。英语 fly; go quickly; dart; high
德语 fliegen (V)
“蝗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huáng]
汉字 | 蝗 |
---|---|
读音 | [huáng] |
注音 | ㄏㄨㄤˊ |
部首 | [虫] 虫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5 部外:9 |
异体字 |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75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jrgg 仓颉:lihag 郑码:inc 四角:56114 |
笔顺编码 | 25121432511112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丨一丶ノ丨フ一一一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竖 横 点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横 竖 横 |
蝗虫,俗称蚂蚱。昆虫。口器坚硬,前翅狭窄而坚韧,后翅宽大而柔软,后肢发达,善于跳跃。能成群远飞的叫飞蝗,不能远飞的叫土蝗。食庄稼,是害虫。
基本字义
蝗
huáng ㄏㄨㄤˊ
◎ 〔蝗虫〕昆虫,种类很多,躯体绿色或黄褐色。咀嚼式口器,后足适于弹跳,常常成群飞翔,是农业害虫,亦称“蚂(mà)蚱”;简称“蝗”,如“蝗灾”,“灭蝗”。
英语 kind of locust
德语 Heuschrecke (S),Heuschrecken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