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分封土地的疆界;分封的疆界,界域的标记,聚土而成。
例故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
英boundary; border region;
⒉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。
例封疆大元帅。
执掌封疆之印。
英local general;
⒈ 亦作“封畺”。界域之标记;疆界。
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王命布农事,命田舍东郊,皆修封疆。”
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为田开阡陌封疆,而赋税平。”
张守节 正义:“封,聚土也;疆,界也:谓界上封记也。”
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故候息秏者,入国邑,视封畺田畴之整治,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,次至车服畜产精华。实息者吉,虚秏者凶。”
⒉ 疆域;疆土。
引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诸公之地,封疆方五百里。”
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昔万乘之国,有争臣四人,则封疆不削。”
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一:“汉虏互胜负,封疆不常全。”
⒊ 指边疆。
引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居封疆之间。”
杜预 注:“封疆,竟内近郊地。”
宋 王安石 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社稷之托,封疆之守,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,而无一旦之忧乎?”
《明史·徐达传》:“出塞之后,固守封疆,防其浸軼可也。”
⒋ 指封疆大吏。详“封疆大吏”。
引清 王韬 《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》:“招商局中集众非一,虽封疆方面,皆预其间,而隐为之规画。”
⒈ 疆界。明·陆世廉也作「邦域」。
引《管子·小匡》:「既反其侵地,正其封疆,地南至于岱阴。」
《西台记·第一出》:「愿明公重奠封疆,再安宗庙。」
⒉ 镇守边境的将领。
⒊ 境内近郊的地方。
⒋ 明清对总督、巡抚的称谓。
英语border region, regional general acting as governor (in Ming and Qing times)
“封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ēng]
汉字 | 封 |
---|---|
读音 | [fēng] |
注音 | ㄈㄥ |
部首 | [寸] 寸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9 部外:6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峯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C0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fffy 仓颉:ggdi 郑码:bbds 四角:44100 |
笔顺编码 | 121121124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一一丨一一丨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横 横 竖 提 横 竖钩 点 |
1.古时帝王把爵位(有时连土地)或称号赐给臣子:封王。分封诸侯。
2.姓。
3.封闭:查封。封河。大雪封山。封住瓶口。把信封起来。
4.(封儿)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:赏封。信封。
5.用于封起来的东西:一封信。一封银子。
基本字义
封
fēng ㄈㄥˉ
密闭,使跟外面隔绝:封闭。密封。封口。封存。封条。封贮。封面。封底。封锁。封顶。冰封雪飘。封山育林。 用来装信、钱等物的纸套:信封。赏封。 帝王把土地或爵位给予亲属或臣僚:封侯。封君(领有封地的贵族)。封邑。封拜(拜官授爵)。封典。封建。 疆界:封疆。封域。封界。 限制:故步自封。 帝王筑坛祭天:封禅(祭天为“封”,祭地为“禅”)。 量词,用于装封套的东西:一封信。 姓。英语 letter, envelope; feudal
“疆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jiāng] [qiáng]
汉字 | 疆 |
---|---|
读音 | [jiāng][qiáng] |
注音 | ㄐㄧㄤ|ㄑㄧㄤˊ |
部首 | [田] 田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9 部外:14 |
异体字 | 彊 壃 畕 畺 疅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86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xfgg 仓颉:ngmwm 郑码:yzkk 四角:11116 |
笔顺编码 | 5151211251211251211 |
笔顺笔画 | フ一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一丨フ一丨一一 |
笔顺名称 |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横 竖 提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|
[jiāng]
1.地域,领域,边界:疆土。疆宇(国土)。疆界。疆场(战场)。疆陲(边境)。边疆。海疆。
2.极限:万寿无疆。
3.划分界限:“楚子疆之”。
[qiáng]古同“彊(强)”,强大。
基本字义
疆
jiāng ㄐㄧㄤˉ
地域,领域,边界:疆土。疆宇(国土)。疆界。疆场(战场)。疆陲(边境)。边疆。海疆。极限:万寿无疆。划分界限:“楚子疆之”。其它字义
疆
qiáng ㄑㄧㄤˊ
◎ 古同“彊(强)”,强大。
英语 boundary, border, frontier
德语 Grenze (S),Jiang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