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藩台的意思

fāntái

藩台


拼音fān tái
注音ㄈㄢ ㄊㄞˊ

繁体藩臺

词语解释

藩台[ fān tái ]

⒈  明清时布政使的俗称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明 清 时布政使的俗称。

清 蒋士铨 《第三碑·上冢》:“新藩臺 季公 传见,则索趋赴左右。”
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回:“只要在藩臺衙门里一问就知道的。”

国语辞典

藩台[ fán tái ]

⒈  职官名。明代掌理一省民政和财政的官员。参见「布政司」条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一五回》:「先生若爱看诗句,前时在此,有时同抚台、藩台及诸位当事在湖上唱和的一卷诗,取来请教。」

“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ān]  

藩

汉字
读音[fān]
注音ㄈㄢ
部首[艹]  草字头
笔画总笔画:18 部外:15
异体字 籓 樊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5E9
其它编码五笔:aitl 仓颉:tehw 郑码:evpk 四角:44169
笔顺编码122441343123425121
笔顺笔画一丨丨丶丶一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
笔顺名称 横 竖 竖 点 点 提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竖 横折 横 竖 横

“藩”字的意思

1.篱笆:藩篱。

2.屏障;保卫。

3.封建王朝分封的属地或属国:藩国。

“藩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ān ㄈㄢˉ

篱笆:藩篱。屏障,保卫:藩翰(喻保卫国家的重臣)。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,借指边防重镇:藩属。藩国。藩镇。藩邦。削藩。称藩(自称属国)。

英语 fence; boundary; outlying border

德语 Zaun, Grenze, Vasallen-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