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讽诵玩味。
⒈ 讽诵玩味。
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闲习礼度,不如式瞻仪形;讽味遗言,不如亲承音旨。”
唐 刘长卿 《送薛据宰涉县》诗:“夫君多述作,而我常讽味。”
宋 刘克庄 《江西诗派小序·夏均父》:“律诗用事琢句,超出绳墨,言近旨远,可以讽味。”
⒈ 讽诵而玩索其味。
例如:「读诗宜多多讽味。」
“讽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ěng]
汉字 | 讽 |
---|---|
读音 | [fěng] |
注音 | ㄈㄥˇ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諷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諷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B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mqy|ywry 仓颉:ivhnk 郑码:sqos 四角:37710 |
笔顺编码 | 453534 |
笔顺笔画 | 丶フノ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撇 横折弯钩/横斜钩 撇 点 |
1.用含蓄的话指责或劝告:讥讽。嘲讽。冷嘲热讽。
2.背诵;诵读:讽诵。讽读。讽经。
基本字义
讽
(諷)
fěng ㄈㄥˇ
不看着书本念,背书:讽诵(抑扬顿挫地诵读)。讽咏。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:讽刺。讽谏(不直指其事,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)。讽喻(一种修辞手法,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)。讽一劝百。英语 recite, incant; satirize
德语 verspott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