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唐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的工匠。唐工匠应在官府手工业服番役二十日,较隋役期短。又名短番匠。唐官府手工业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无偿劳动的番匠,有偿劳动的明资匠、巧儿匠占极少数。番匠在官府工少匠多时可以钱代役。
⒈ 唐 代官府手工业中轮班服役的工匠。 唐 工匠应在官府手工业服番役二十日,较 隋 役期短。又名短番匠。 唐 官府手工业主要使用的是这种无偿劳动的番匠,有偿劳动的明资匠、巧儿匠占极少数。番匠在官府工少匠多时可以钱代役。
“番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fān] [pān]
汉字 | 番 |
---|---|
读音 | [fān][pān] |
注音 | ㄈㄢ|ㄆㄢ |
部首 | [田] 田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7 |
异体字 | 潘 畨 ???? ???? ???? ???? 蕃 蹯 鄱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756A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tolf 仓颉:hdw 郑码:pfki 四角:20609 |
笔顺编码 | 343123425121 |
笔顺笔画 | ノ丶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丨一 |
笔顺名称 | 撇 点 撇 横 竖 撇 捺 竖 横折 横 竖 横 |
[fān]
1.指外国或外族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
2.种;样:别有一番天地。
3.回;次;遍:思考一番。几番周折。三番五次。翻了一番(数量加了一倍)。
[pān]1.番禺(Pānyú),地名,在广东。
2.姓。
基本字义
番
fān ㄈㄢˉ
遍数,次,回:三番五次。轮流更代:轮番。更(gēng )番。称外国的或外族的:番邦。番茄。番薯。倍:产量翻了二番。其它字义
番
pān ㄆㄢˉ
◎ 〔番禺〕地名,在中国广东省。
英语 to take turns; a turn, a time; to repeat
德语 -mal (Adj)
“匠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jiàng]
汉字 | 匠 |
---|---|
读音 | [jiàng] |
注音 | ㄐㄧㄤˋ |
部首 | [匚] 三匡栏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匞 |
字形结构 | 左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20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ark 仓颉:shml 郑码:hpd 四角:71712 |
笔顺编码 | 133125 |
笔顺笔画 | 一ノノ一丨フ |
笔顺名称 | 横 撇 撇 横 竖 竖折/竖弯 |
1.工匠:铁匠。铜匠。木匠。瓦匠。石匠。能工巧匠。
2.指在某方面很有造诣的人:宗匠。文学巨匠。
基本字义
匠
jiàng ㄐㄧㄤˋ
有手艺的人:匠人。木匠。画匠。能工巧匠。灵巧,巧妙:独具匠心。具有某一方面熟练技能,但平庸板滞,缺乏独到之处:匠气。英语 craftsman, artisan; workman
德语 Handwerker (S),Kunsthandwerker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