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反而。
⒈ 反而。
引孙中山 《民权主义》第五讲:“所以 中国 学外国的民权政治,不但是学不好,反且学坏了。”
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做“杂文”也不易》:“但愿这只是我们的‘杞忧’,他的‘杂文’也许独不会‘非特丝毫无需要之处,反且是一种恶劣的倾向’。”
“反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ǎn]
汉字 | 反 |
---|---|
读音 | [fǎn] |
注音 | ㄈㄢˇ |
部首 | [又] 又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4 部外:2 |
异体字 | 仮 ???? 返 ???? |
字形结构 | 半包围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3CD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rci 仓颉:he 郑码:pdxs 四角:72247 |
笔顺编码 | 3354 |
笔顺笔画 | ノノフ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撇 横撇/横钩 捺 |
1.颠倒的;方向相背的。与“正”相对:反面。反作用。
2.指反革命、反动派:肃反。
3.反抗;反对:反法西斯。反封建。
4.翻转:反复。反败为胜。
5.推及:举一反三。
6.回;还:反击。反问。
7.副词。反而:画虎不成反类犬。
8.古同“返”。
基本字义
反
fǎn ㄈㄢˇ
翻转,颠倒:反手(a.翻过手,手到背后;b.反掌)。反复。反侧。 翻转的,颠倒的,与“正”相对:正反两方面的经验。反间(利用敌人的间谍,使敌人内部自相矛盾)。反诉。反馈。适得其反。物极必反。 抵制,背叛,抗拒:反霸。 和原来的不同,和预感的不同:反常。 回击,回过头来:反驳。反攻。反诘。反思。反躬自问。 类推:举一反三。英语 reverse, opposite, contrary, anti
德语 anti- ,umdrehen (V),entgegengesetzt (Adv)
“且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qiě] [jū]
汉字 | 且 |
---|---|
读音 | [qiě][jū] |
注音 | ㄑㄧㄝˇ|ㄐㄩ |
部首 | [一] 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俎 駔 |
字形结构 | 独体字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E14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egd 仓颉:bm 郑码:lc 四角:77102 |
笔顺编码 | 25111 |
笔顺笔画 | 丨フ一一一 |
笔顺名称 | 竖 横折 横 横 横 |
[qiě]
1.副词。1.暂且;姑且:你且等一等。2.〈方〉表示经久:这枝笔且使呢。
2.文言副词。尚且,与“况”呼应:君且如此,况他人乎。
3.文言连词。且…且…(边这样边那样):且谈且走。
4.连词。并且;而且:水流既深且急。
[jū]文言助词。相当于“啊”“呀”:狂童之狂也且。
基本字义
且
qiě ㄑㄧㄝˇ
尚,还,表示进一层:既高且大。尚且。况且。表示暂时:苟且偷安。姑且。表示将要、将近:城且拔矣。年且九十。一面这样,一面那样:且走且说。表示经久:这双鞋且穿呢!文言发语词,用在句首,与“夫”相似:且说。姓。其它字义
且
jū ㄐㄩˉ
文言助词,用在句末,与“啊”相似。多的样子。农历六月的别称。敬慎的样子:“有萋有且”。古同“趄”,趑趄。英语 moreover, also (post-subject); about to, will soon (pre-verb)
德语 und ,für eine bestimmte Zeit, sogar ,Qie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