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趴在地上;表示低头屈服。
例俯伏姿势。
英lie prostrate;
⒈ 俯首伏地,多表示恐惧屈服或极端崇敬。
引《六韬·发启》:“弭耳俯伏。”
汉 贾谊 《新书·阶级》:“吏民尝俯伏以敬畏之矣。”
唐 谷神子 《博异志·阴隐客》:“至一大门,势侔楼阁,门有数人俯伏而候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一〇五回:“贾赦 等听见,俱俯伏在地。”
鲁迅 《铸剑》:“这时满城都议论着国王的游山,仪仗,威严,自己得见国王的荣耀,以及俯伏得有怎么低,应该采作国民的模范等等。”
⒉ 弯着身子。
引汉 赵晔 《吴越春秋·王僚使公子光传》:“胥(伍子胥 )乃张弓布矢欲害使者,使者俯伏而走。”
⒈ 趴在地上。
引《史记·卷六九·苏秦传》:「苏秦之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,俯伏侍取食。」
《红楼梦·第六三回》:「贾珍父子忙按礼换了凶服,在棺前俯伏。」
英语to lie prostrate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伏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 |
笔顺编码 | 32134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|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7.姓。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基本字义
伏
fú ㄈㄨˊ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德语 unterwerf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