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地力的意思

地力


拼音dì lì
注音ㄉ一ˋ ㄌ一ˋ
词性名词

词语解释

地力[ dì lì ]

⒈  土壤肥力,土壤供应作物营养的能力。

soil fertility; productivity of the land;

引证解释

⒈  土地的出产能力。

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严其境内之治,明其法禁,必其赏罚,尽其地力以多其积。”
《史记·平準书论》:“魏 用 李克,尽地力,为彊君。”
宋 梅尧臣 《和孙端叟农具·耒耜》:“稼穡尽民勤,垦耕穷地力。”

⒉  指土地的肥沃程度。

元 唐元 《艺圃》诗:“种莧甲已坼,苦菜行亦秀。耰耡不惮勤,常恐地力瘦。”

国语辞典

地力[ dì lì ]

⒈  土地生产的能力。指土地的肥沃程度。

汉·王充《论衡·效力》:「地力盛者,草木畅茂,一亩之收,当中田五亩之分。」

英语soil fertility, land capability

法语fertilité du sol

“地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dì]   [de]  

地

汉字
读音[dì][de]
注音ㄉㄧˋ|˙ㄉㄜ
部首[土]  提土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3
异体字 坔 埅 埊 墬 嶳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730
其它编码五笔:fbn 仓颉:gpd 郑码:byi 四角:44112
笔顺编码121525
笔顺笔画一丨一フ丨フ
笔顺名称 横 竖 提 横折钩 竖 竖弯钩

“地”字的意思

[dì]

1.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

2.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

3.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

4.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

5.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

6.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

7.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

8.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

9.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

10.底子:质地。

[de]

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
“地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dì ㄉㄧˋ

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 底子:质地。

其它字义

de ㄉㄜ

 ◎ 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
英语

earth; soil, ground; region

德语 Adverbiale Partikel ,Erde (Agrar)​,Grund, Boden ,Platz, Stelle ,Land, Terrain

“力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lì]  

力

汉字
读音[lì]
注音ㄌㄧˊ
部首[力]  力字旁
笔画总笔画:2 部外:0
异体字 仂 ???? 力
字形结构独体字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29B
其它编码五笔:ltn|ent 仓颉:ks 郑码:ym 四角:40027
笔顺编码53
笔顺笔画フノ
笔顺名称 横折钩 撇

“力”字的意思

1.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,是使物体获得加速度和发生形变的外因。力有三个要素,即力的大小、方向和作用点。

2.力量;能力:人力。物力。目力。脑力。药力。理解力。说服力。战斗力。

3.特指体力:大力士。四肢无力。用力推车。

4.尽力;努力:力争上游。维护甚力。

5.姓。

“力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lì ㄌㄧˊ

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:力气。力量。一切事物的效能:视力。生产力。控制力。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,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:力学。作用力。保守力。用极大的力量:尽力。力挫。力挽狂澜。姓。

英语 power, capability, influence

德语 Kraft (S, Phys)​,Radikal Nr. 19 = Kraft, Stärke, Fähigkeit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