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负谤的意思

bàng

负谤


拼音fù bàng
注音ㄈㄨˋ ㄅㄤˋ

繁体負謗

词语解释

负谤[ fù bàng ]

⒈  蒙受责难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蒙受责难。

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今奉尊罪人之子,适足以负谤於天下耳。”
唐 杜甫 《八哀诗·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》:“祸阶初负谤,易力何深嚌。”
清 陈梦雷 《告都城隍文》:“何意 李光地 蜡书遣使,负约於先;宠命加身,爽信於后,致 雷 有怀莫测,负谤难明。”

国语辞典

负谤[ fù bàng ]

⒈  受毁谤。

《汉书·卷四四·淮南厉王刘长传》:「今乃轻言恣行,以负谤于天下,甚非计也。」

“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ù]  

负

汉字
读音[fù]
注音ㄈㄨˋ
部首[贝]  贝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2
异体字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D1F
其它编码五笔:qmu 仓颉:nbo 郑码:rlo 四角:27802
笔顺编码352534
笔顺笔画ノフ丨フノ丶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

“负”字的意思

1.背(bēi):负荆。负重。

2.担负:负责任。身负重任。

3.依仗;倚靠:负隅。负险固守。

4.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

5.享有:久负盛名。

6.亏欠;拖欠:负债。

7.背弃;辜负:负约。忘恩负义。有负重托。

8.失败(跟“胜”相对):胜负。负于客队。

9.属性词。小于零的(跟“正”相对):负数。负号。

10.姓。

“负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負)

fù ㄈㄨˋ

驮,背(bèi ):负米。负疚。负重。如释重负。负荆请罪。担任:担负。负责。负累(lěi )。负罪。负荷。忍辱负重。身负重任。仗恃,依靠:负隅顽抗。自负(自以为了不起)。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具有,享有:久负盛誉。欠(钱):负债。小于零的(数),与“正”相对:负数。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,与“正”相对:负电。负极。违背,背弃:负心。负约。忘恩负义。失败,与“胜”相对:不分胜负。

英语 load, burden; carry, bear

德语 übernehmen (V)

“谤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bàng]  

谤

汉字
读音[bàng]
注音ㄅㄤˋ
部首[讠]  言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10
异体字 謗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C24
其它编码五笔:yupy|yyuy 仓颉:ivybs 郑码:ssws 四角:30727
笔顺编码454143454153
笔顺笔画丶フ丶一丶ノ丶フ丶一フノ
笔顺名称 点 横折提 点 横 点 撇 点 横撇/横钩 点 横 横折钩 撇

“谤”字的意思

攻击人,说人坏话:毁谤。诽谤。

“谤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謗)

bàng ㄅㄤˋ

恶意攻击别人,说别人的坏话:谤讥。谤讪。谤议。谤毁。诽谤。责备:谤木(传说中舜设立的供人写谏言的木牌,后代仿效。亦称“华表木”)。“厉王虐,国人谤王”。

英语 slander, libel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