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负媪的意思

ǎo

负媪


拼音fù ǎo
注音ㄈㄨˋ ㄠˇ

繁体負媼

词语解释

负媪[ fù ǎo ]

⒈  保姆。负,通“媍”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保姆。负,通“媍”。

唐 李德裕 《次柳氏旧闻·肃宗》:“吴后 年幼体弱,皇孙体未舒,负媪惶惑。”
清 梁章鉅 《称谓录·三姑六婆》:“又, 明皇 十七年事, 代宗 诞之三日,上幸东宫,负媪以太子之子进见。”

“负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ù]  

负

汉字
读音[fù]
注音ㄈㄨˋ
部首[贝]  贝字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2
异体字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8D1F
其它编码五笔:qmu 仓颉:nbo 郑码:rlo 四角:27802
笔顺编码352534
笔顺笔画ノフ丨フノ丶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撇 点

“负”字的意思

1.背(bēi):负荆。负重。

2.担负:负责任。身负重任。

3.依仗;倚靠:负隅。负险固守。

4.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

5.享有:久负盛名。

6.亏欠;拖欠:负债。

7.背弃;辜负:负约。忘恩负义。有负重托。

8.失败(跟“胜”相对):胜负。负于客队。

9.属性词。小于零的(跟“正”相对):负数。负号。

10.姓。

“负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(負)

fù ㄈㄨˋ

驮,背(bèi ):负米。负疚。负重。如释重负。负荆请罪。担任:担负。负责。负累(lěi )。负罪。负荷。忍辱负重。身负重任。仗恃,依靠:负隅顽抗。自负(自以为了不起)。遭受:负伤。负屈。具有,享有:久负盛誉。欠(钱):负债。小于零的(数),与“正”相对:负数。指相对的两方面中反的一面,与“正”相对:负电。负极。违背,背弃:负心。负约。忘恩负义。失败,与“胜”相对:不分胜负。

英语 load, burden; carry, bear

德语 übernehmen (V)

“媪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ǎo]  

媪

汉字
读音[ǎo]
注音ㄠˇ
部首[女]  女字旁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AAA
其它编码五笔:vjlg 仓颉:vabt 郑码:zmkl 四角:46412
笔顺编码531251125221
笔顺笔画フノ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
笔顺名称 撇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

“媪”字的意思

年老的妇女。

“媪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ǎo ㄠˇ

老妇人的通称。《说文解字》:“媪,女老偁也。”《战国策•赵策四》:“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,贤于长安君。”《北史•卷四十三•邢峦传》:“及代,吏人父老及媪妪皆远相攀追,号泣不绝。” 称谓。母亲。《广雅疏证•卷六下•释亲》:“媪,母也。”《韩非子•外储说右上》:“薄疑归言之媪也,曰:‘卫君之爱疑奚与媪?’媪曰:‘不如吾爱子也!’” 用以称已婚妇女。《史记•卷一一一•卫将军传》:“其父郑季,为吏,给事平阳侯家,与侯妾卫媪通,生青。”司马贞·索隐:“媪,妇人老少通称。” 地神。明•张自烈《正字通•女部》:“媪,地神曰媪。”

英语 old woman; lower-class woman

近音词、同音词


词语组词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