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冬温夏凊的意思

dōngwēnxiàqìng

冬温夏凊


拼音dōng wēn xià qìng
注音ㄉㄨㄥ ㄨㄣ ㄒ一ㄚˋ ㄑ一ㄥˋ

繁体冬溫夏凊
词性成语

词语解释

冬温夏凊[ dōng wēn xià qìng ]

⒈  亦讹作“冬温夏清”。冬温被使暖,夏扇席使凉。谓事亲无微不至。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;昏定而晨省。”

⒉  冬暖夏凉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讹作“冬温夏清”。冬温被使暖,夏扇席使凉。谓事亲无微不至。

语出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;昏定而晨省。”
北魏 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
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捷报》:“膝下红颜,须代冬温夏凊;眼前白髮,况兼影隻形孤,怎捨庭幃,愿供菽水。”

⒉  冬暖夏凉。

陈毅 《蝶恋花·访问亚洲三国》词之一:“宫闕常年观白浪,冬温夏凊真佳况。”

国语辞典

冬温夏凊[ dōng wēn xià jìng ]

⒈  在寒冬里为父母温暖被褥,在盛夏中为父母搧凉床席。语本后用以称赞子女孝事双亲。

《礼记·曲礼上》:「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凊,昏定而晨省。」
《孤本元明杂剧·群仙朝圣·第一折》:「孝者侍养双亲,昏定晨省,冬温夏凊,以报生身之恩。」

“温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wēn]  

温

汉字
读音[wēn]
注音ㄨㄣ
部首[氵]  三点水
笔画总笔画:12 部外:9
异体字 溫 昷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繁体字形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6E29
其它编码五笔:ijlg 仓颉:eabt 郑码:vklk 四角:36112
笔顺编码441251125221
笔顺笔画丶丶一丨フ一一丨フ丨丨一
笔顺名称 点 点 提 竖 横折 横 横 竖 横折 竖 竖 横

“温”字的意思

1.不冷不热;暖:温带。温泉。

2.温度:体温。高温。低温。

3.稍微加热:温一锅水。

4.复习:温课。

5.性情平和:温和。温柔。

6.同“瘟”。

“温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wēn ㄨㄣˉ

不冷不热:温带。保温。降温。温泉。温和。温床。性情柔和:温柔。温存(抚慰体贴)。温情。温顺。温静。温良。温文尔雅。稍微加热:把酒温一下。复习:温习。温故而知新。古同“瘟”。姓。

英语 lukewarm

德语 warm, Temperatur (S)​,Wen (Eig, Fam)

“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xià]  

夏

汉字
读音[xià]
注音ㄒㄧㄚˋ
部首[夂]  折文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7
异体字 昰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廈 夓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90F
其它编码五笔:dhtu 仓颉:muhe 郑码:anrs 四角:10407
笔顺编码1325111354
笔顺笔画一ノ丨フ一一一ノフ丶
笔顺名称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横 撇 横撇/横钩 捺

“夏”字的意思

1.夏季,一年的第二季,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。

2.指中国:华夏。

3.朝代名。1.(约前2070—约前1600年)。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。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。曾建都安邑(今山西夏县西北)、阳翟(今河南禹县)等地。传到桀,为商汤所灭。2.十六国之一(407—431)。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。建都统万城(今陕西靖边东北)。为吐谷浑所灭。3.(1032—1227)。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(hào)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。建都兴庆(今宁夏银川),史称西夏。为蒙古所灭。

“夏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xià ㄒㄧㄚˋ

一年的第二季:夏季。夏天。夏令。夏播。夏熟。夏粮。中国朝代名:夏代。夏历。指中国:华夏。姓。

英语 summer; great, grand, big

德语 Sommer (S)​,alter Name für China (S)​,Xia Dynastie"

“凊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qìng]  

凊

汉字
读音[qìng]
注音ㄑㄧㄥˋ
部首[冫]  两点水
笔画总笔画:10 部外:8
异体字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CA
其它编码五笔:ugeg 仓颉:imqmb 郑码:tdcq 四角:35127
笔顺编码4111212511
笔顺笔画丶一一一丨一丨フ一一
笔顺名称 点 提 横 横 竖 横 竖 横折钩 横 横

“凊”字的意思

寒冷;凉。

“凊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qìng ㄑㄧㄥˋ

 ◎ 凉:清凉。寒冷。

英语 surname

德语 frisch ,kühlen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