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传说中的黄河之神,即河伯。泛指水神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冯夷得之,以游大川。”成玄英疏:“姓冯名夷,弘农华阴潼乡堤首里人也。服八石,得山仙。大川,黄河也。天帝锡冯夷为河伯,故游处盟津大川之中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于是屏翳收风,川后静波,冯夷鸣鼓,女娲清歌。”唐高适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》诗之十:“坎德昔滂沱,冯夷胡不仁,激潏陵堤防,东郡多悲辛。”清黄遵宪《由上海至长崎》诗:“冯夷歌舞山灵喜,一路传呼万岁声。”一说,为河伯之妻。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“水曰河,祠临晋”张守节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。
⒉ 上古诸侯名。
⒈ 传说中的 黄河 之神,即 河伯。泛指水神。一说,为 河伯 之妻。见《史记·封禅书》“水曰 河,祠 临晋” 张守节 正义引《龙鱼河图》。
引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冯夷 得之,以游大川。”
成玄英 疏:“姓 冯 名 夷,弘农 华阴 潼乡 堤首里 人也。服八石,得山仙。大川, 黄河 也。天帝锡 冯夷 为 河伯,故游处 盟津 大川之中也。”
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於是 屏翳 收风, 川后 静波, 冯夷 鸣鼓, 女媧 清歌。”
唐 高适 《自淇涉黄河途中作》诗之十:“坎德昔滂沱, 冯夷 胡不仁,激潏陵隄防,东郡多悲辛。”
清 黄遵宪 《由上海至长崎》诗:“冯夷 歌舞山灵喜,一路传呼万岁声。”
⒉ 上古诸侯名。
引《竹书纪年·帝芬十六年》:“洛伯 用与、河伯 冯夷 鬭。”
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三坟补逸上》:“洛伯、河伯,皆国名也; 用与、冯夷,诸侯名也。”
⒈ 河神。指河伯。唐·陆德明也作「冰夷」、「冯修」、「无夷」。
引《庄子·大宗师》:「冯夷得之,以游大川。」
《经典释文·卷二六·庄子音义上》:「冯夷,华阴潼乡隄首人也。服八石,得水仙,是为河伯。」
《淮南子·齐俗》:「昔者冯夷得道,以潜大川。」
“冯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féng] [píng]
汉字 | 冯 |
---|---|
读音 | [féng][píng] |
注音 | ㄈㄥˊ|ㄆㄧㄥˊ |
部首 | [冫] 两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5 部外:3 |
异体字 | 馮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馮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1A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ucg|ucgg 仓颉:imnvm 郑码:tdx 四角:37127 |
笔顺编码 | 41551 |
笔顺笔画 | 丶一フフ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提 横折 竖折折钩 横 |
[féng]
姓。
[píng]1.见〖暴虎冯河〗。
2.古同“憑”(凭)。
冯
(馮)
féng ㄈㄥˊ
姓。冯
(馮)
píng ㄆㄧㄥˊ
同“凭”,凭借,依靠。 马行速。英语 surname; gallop; by dint of
德语 galoppieren (V)
“夷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yí]
汉字 | 夷 |
---|---|
读音 | [yí] |
注音 | ㄧˊ |
部首 | [大] 大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3 |
异体字 | 㹫 侇 跠 ???? ???? ???? ???? 恞 痍 |
字形结构 | 镶嵌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937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gxwi 仓颉:kn 郑码:gdyz 四角:50802 |
笔顺编码 | 151534 |
笔顺笔画 | 一フ一フノ丶 |
笔顺名称 | 横 横折 横 竖折折钩 撇 捺 |
1.平坦;平安:化险为夷。
2.破坏建筑物(使成为平地):烧夷弹。夷为平地。
3.灭掉;杀尽:夷灭。夷族。
4.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,也泛称周边的民族:淮夷。四夷。
5.旧时泛指外国或外国人:夷情。华夷杂处。
6.姓。
基本字义
夷
yí ㄧˊ
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:华夷杂处(chǔ ㄔㄨˇ)。 平,平坦,平安:化险为夷。 弄平:夷为平地。 消灭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 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夷”。 古代的锄类工具。 古同“怡”,喜悦。 古同“痍”,创伤。 姓。英语 ancient barbarian tribes
德语 Barbar (S),Yi (Eig, Fam),Stämme im Oste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