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恭敬地阅读。“伏”为表敬之词。《孔丛子·杂训》:“子思在鲁,使以书如卫问子上,子上北面再拜,受书伏读。”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亦称“伏读”。
⒈ 谓恭敬地阅读。“伏”为表敬之词。
引《孔丛子·杂训》:“子思 在 鲁,使以书如 卫 问 子上,子上 北面再拜,受书伏读。”
后世臣下阅读帝王诏书 清 俞正燮 《<澳门纪略>跋》:“昔尝伏读 圣祖仁皇帝 康熙 五十五年十月辛亥圣训。”
⒈ 古代凡下级属员接奉上级来函表示,拜读的用语。
引《六部成语注解·吏部》:「伏读:凡督抚接奉上谕有交办事件,后来覆奏折内必叙云:臣伏读上谕云云。」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伏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 |
笔顺编码 | 32134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|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7.姓。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基本字义
伏
fú ㄈㄨˊ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德语 unterwerfen (V)
“读”字共有2个读音: [dú] [dòu]
汉字 | 读 |
---|---|
读音 | [dú][dòu] |
注音 | ㄉㄨˊ|ㄉㄡˋ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8 |
异体字 | 讀 読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讀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FB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fnd 仓颉:ivjnk 郑码:setg 四角:34784 |
笔顺编码 | 4512544134 |
笔顺笔画 | 丶フ一丨フ丶丶一ノ丶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横 竖 横撇/横钩 点 点 横 撇 点 |
[dú]
字的念法;读音:异读。“长”字有两读。
[dòu]语句中的停顿。古代诵读文章,分句和读,极短的停顿叫读,稍长的停顿叫句,后来把“读”写成“逗”。现代所用逗号就是取这个意义,但分别句逗的标准不同。见〖句读〗。
读
(讀)
dú ㄉㄨˊ
依照文字念:读数。读经。读书。宣读。朗读。范读。 看书,阅览:阅读。速读。默读。读者。 求学:走读。 字的念法:读音。读破。读
(讀)
dòu ㄉㄡˋ
旧指文章里一句中间念起来要稍稍停顿的地方:句读。英语 read, study; pronounce
德语 lesen, vorlesen, laut lesen (V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