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服罪;承担罪责而死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舍彼有罪,既伏其辜。”
⒈ 服罪;承担罪责而死。
引语本《诗·小雅·雨无正》:“舍彼有罪,既伏其辜。”
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诸侯骄恣, 吴 首为乱。京师行诛,七国伏辜。”
《汉书·佞倖传·董贤》:“父子骄蹇,至不为使者礼,受赐不拜,辠恶暴著。 贤 自杀伏辜。”
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亮传》:“将军 孙仪、张怡、林恂 等谋杀 峻,发觉, 仪 自杀, 恂 等伏辜。”
唐 陈子昂 《复仇议状》:“然按之国章,杀人者死,则国家画一之法也。法之不二, 元庆 宜伏辜。”
清 吴炽昌 《客窗闲话初集·吴桥案》:“即提 许三 与诸恶少,一审皆伏辜。”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伏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亻] 单人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6 部外:4 |
异体字 |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4F0F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 |
笔顺编码 | 321344 |
笔顺笔画 | ノ丨一ノ丶丶 |
笔顺名称 | 撇 竖 横 撇 捺 点 |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7.姓。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基本字义
伏
fú ㄈㄨˊ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德语 unterwerfen (V)
“辜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ū]
汉字 | 辜 |
---|---|
读音 | [gū] |
注音 | ㄍㄨ |
部首 | [辛] 辛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12 部外:5 |
异体字 | 㱠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上下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F9C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duj 仓颉:jrytj 郑码:edjs 四角:40401 |
笔顺编码 | 122514143112 |
笔顺笔画 | 一丨丨フ一丶一丶ノ一一丨 |
笔顺名称 | 横 竖 竖 横折 横 点 横 点 撇 横 横 竖 |
1.罪:无辜。死有余辜。
2.背弃;违背:辜负。辜恩背义。
3.姓。
基本字义
辜
gū ㄍㄨˉ
罪:无辜。辜功(罪行)。死有余辜。负,背:辜负。姓。英语 crime, criminal offense
德语 Schuld, Sünde (S),Untat, Verbrechen (S),Gu (Eig, Fa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