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

伏兔的意思

伏兔


拼音fú tù
注音ㄈㄨˊ ㄊㄨˋ

词语解释

伏兔[ fú tù ]

⒈  亦作“伏菟”。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。

⒉  古代车上的部件,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,以其形如蹲伏之兔,故名。

⒊  指织机上的部件。

⒋  经穴名。别名外勾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大腿前外侧,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。

⒌  亦作“伏菟”。草药飞廉的别名。见明李时珍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飞廉》﹝释名﹞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亦作“伏菟”。隐伏或蹲伏着的兔子。

《文选·邹阳<上书吴王>》:“今 胡 数涉北河之外,上覆飞鸟,下不见伏兔。”
李善 注引 苏林 曰:“言 胡 上射飞鸟,下尽地之伏兔。”
《汉书·邹阳传》作“伏菟”。 唐 沉佺期 《七夕曝衣篇》:“双花伏兔画屏风,四子盘龙擎斗帐。”

⒉  古代车上的部件,勾连车箱底板和车轴,以其形如蹲伏之兔,故名。

《周礼·考工记·辀人》:“良輈环灂,自伏兔不至轨七寸。”
贾公彦 疏:“伏兔衔车轴,在舆下,短不至轨。”

⒊  指织机上的部件。

南朝 梁 刘孝威 《鄀县遇见人织率尔寄妇诗》:“机顶挂流苏,机旁垂结珠。青丝引伏兔,黄金绕鹿卢。”

⒋  经穴名。别名外勾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大腿前外侧,髌底外侧端上六寸处。

《灵枢经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其支者,起于胃口,下循腹里,下至气街中而合,以下髀关,抵伏兔,下膝髕中。”
《针灸甲乙经》卷三:“伏兔在膝上六寸,起肉间,足阳明脉气所发。”

⒌  亦作“伏菟”。草药飞廉的别名。见 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草四·飞廉》﹝释名﹞。

“伏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  

伏

汉字
读音[fú]
注音ㄈㄨˊ
部首[亻]  单人旁
笔画总笔画:6 部外:4
异体字 ???? ????
字形结构左右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4F0F
其它编码五笔:wdy 仓颉:oik 郑码:ngs 四角:23284
笔顺编码321344
笔顺笔画ノ丨一ノ丶丶
笔顺名称 撇 竖 横 撇 捺 点

“伏”字的意思

1.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;趴:伏案。伏在桌子上。

2.低下去:起伏。此起彼伏。

3.隐藏:潜伏。伏击。昼伏夜出。

4.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;伏天:入伏。初伏。三伏天。每伏十天。

5.屈服;低头承认;被迫接受:伏诛。

6.使屈服;降伏:降龙伏虎。

7.姓。

8.伏特的简称。1安的电流通过电阻为1欧的导线时,导线两端的电压是1伏。

“伏”字的基本解释

基本字义

fú ㄈㄨˊ

趴,脸向下,体前屈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低下去:此起彼伏。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使屈服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隐藏:伏兵。埋伏。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姓。

英语 crouch, crawl, lie hidden, conceal

德语 unterwerfen (V)

“兔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tù]  

兔

汉字
读音[tù]
注音ㄊㄨˋ
部首[刀]  刀字旁
笔画总笔画:8 部外:6
异体字 兎 菟 ????
字形结构上下结构
统一编码基本区 U+5154
其它编码五笔:qkqy 仓颉:nahi 郑码:rjrs 四角:27413
笔顺编码35251354
笔顺笔画ノフ丨フ一ノフ丶
笔顺名称 撇 横撇/横钩 竖 横折 横 撇 竖弯钩 点

“兔”字的意思

哺乳动物,头部略像鼠,耳大,上唇中间分裂,尾短而向上翘,前肢比后肢短,善于跳跃,跑得很快。有家兔和野兔等。肉可以吃,毛可供纺织,毛皮可以制衣物。通称兔子。

“兔”字的基本解释

tù ㄊㄨˋ

哺乳动物,耳长,尾短,上唇中间裂开,后肢较长,跑得快:兔子。兔脱(迅速地逃走)。兔毫笔。兔起鹘落(“鹘”,打猎用的猛禽。兔子才起来而鹘已经扑下去,喻动作敏捷。亦喻作书画或写文章下笔迅捷)。 古称娈童(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貌男子)。

英语 rabbit, hare

德语 Hase, Kaninchen (S, Bio)​,Wildkaninchen (S)

词语首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