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浮华怪异。
⒉ 虚伪诡诈。
⒈ 浮华怪异。
引《宋书·律历志下》:“曲辩碎説,类多浮诡。”
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序志》:“辞人爱奇,言贵浮诡。”
清 王夫之 《读四书大全说·论语·公冶长篇一》:“从俗儒、俗吏风尚浮诡之餘,而悠悠于千载之上。”
⒉ 虚伪诡诈。
引《周书·卫剌王直传》:“直、高祖 母弟,性浮诡,贪狠无赖。”
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而志怀翻覆,言行浮诡。”
“浮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fú]
汉字 | 浮 |
---|---|
读音 | [fú] |
注音 | ㄈㄨˊ |
部首 | [氵] 三点水 |
笔画 | 总笔画:10 部外:7 |
异体字 | 酻 㳇 ????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6D6E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iebg 仓颉:ebnd 郑码:vpya 四角:32147 |
笔顺编码 | 4413443521 |
笔顺笔画 | 丶丶一ノ丶丶ノフ丨一 |
笔顺名称 | 点 点 提 撇 点 点 撇 横撇/横钩 竖钩 横 |
1.停留在液体表面上(跟“沉”相对):浮萍。油浮在水上。浮云。脸上浮着微笑。
2.在水里游:他能一口气浮到对岸。
3.在表面上的:浮土。浮雕。
4.可移动的:浮财。
5.暂时的:浮记。浮支。
6.轻浮;浮躁:他人太浮,办事不踏实。
7.空虚;不切实:浮名。浮夸。
8.超过;多余:人浮于事。浮额。
9.姓。
基本字义
浮
fú ㄈㄨˊ
漂在水面上,与“沉”相对:浮桥。浮力。浮标。浮萍。浮泛。浮沉。漂浮。浮光掠影。表面的:浮皮儿。浮土。浮雕。空虚,不切实:浮夸。浮华。不沉静,不沉着:轻浮。浮躁。暂时的:浮记。浮支。可移动的:浮财。浮荡。浮吊。浮动。超过,多余:人浮于事。呈现,涌现:浮现。浮想。中医指脉搏浮在肌肤表层:浮脉。英语 to float, drift, waft; to exceed; superfluous
“诡”字共有1个读音: [guǐ]
汉字 | 诡 |
---|---|
读音 | [guǐ] |
注音 | ㄍㄨㄟˇ |
部首 | [讠] 言字旁 |
笔画 | 总笔画:8 部外:6 |
异体字 | 詭 ???? |
字形结构 | 左右结构 |
繁体字形 | 詭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8BE1 |
其它编码 | 五笔:yqdb 仓颉:ivnmu 郑码:srgy 四角:37712 |
笔顺编码 | 45351355 |
笔顺笔画 | 丶フノフ一ノフフ |
笔顺名称 | 点 横折提 撇 横撇/横钩 横 撇 横折钩 竖弯钩 |
1.欺诈;奸猾:诡诈。诡计。
2.奇异:诡形。诡观。诡异。
基本字义
诡
(詭)
guǐ ㄍㄨㄟˇ
欺诈,奸滑:诡称。诡道。诡诈。诡辩(➊无理强辩;➋逻辑学上指似是而非的论证,如“诡诡论”)。 怪异,出乎寻常:诡异。诡怪。诡秘(隐秘难测)。诡谲。 责成:诡求(责求,索讨,如“诡诡无已”)。 违反:言行相诡。英语 deceive, cheat, defraud; sly
德语 listig